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13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電子垃圾之都”艱難轉型記——廣東貴嶼電子拆解業整治追蹤調查

  • 發佈時間:2015-12-15 09:23:03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廣州12月15日電(記者車曉蕙、詹奕嘉)“家家拆解,戶戶冒煙;酸液排河,黑雲蔽天。”廣東省汕頭市潮陽區貴嶼鎮是我國最大的廢棄電子電器拆解地之一,被稱為“電子垃圾之都”。電子拆解業給當地居民帶來財富,同時也付出了慘痛的環境代價。

  “先污染、後治理”路途艱難。多年來,貴嶼污染治理備受海內外關注。當地黨委政府立下了2015年底前對電子拆解業“圈區管理、集中治污”的“軍令狀”。記者近期多次前往貴嶼追蹤調查發現,數以千計的拆解戶已進入迴圈經濟園區內統一生産、交易,貴嶼治污有望迎來拐點,但消除多年積累的污染欠賬仍面臨艱巨挑戰。

  從遍地“小散亂”走向“集中入園”

  記者近年來多次前往貴嶼探訪,感覺猶如行走在一座“電子垃圾城”中,道路兩旁遍佈電子垃圾回收站和廢舊電子配件店舖,焚燒金屬的惡臭瀰漫整個鎮域。據統計,貴嶼鎮曾有3000多家廢舊電子電器拆解戶,從業人員超過十萬,年拆解量達45萬噸。

  20多年來,散亂的廢舊回收、落後的拆解技術導致當地土壤、水、空氣等被嚴重污染。汕頭市環保局局長黃騰遠説:“貴嶼鎮北港河段一度佈滿酸洗窩棚,河水酸度幾乎達到強酸級別,底泥重金屬嚴重超標,含銅量接近1%,接近銅礦含量。”

  11月初,記者回訪貴嶼鎮發現,這裡的面貌已明顯改變:鎮村街道以前比比皆是的廢舊電器回收站和拆解作坊都已關門閉戶,北港河兩邊曾有的酸洗窩棚也都銷聲匿跡。

  而離鎮區不遠的迴圈經濟産業園區各種建設正在加緊進行:一排排集中拆解樓已經完工,一、二、三期已投入使用,第四期22棟廠房已封頂,正進行裝修。

  據園區管委會副主任鄭金雄介紹,貴嶼鎮擬保留的3141家拆解戶中,已取締、核銷企業共441家,其他拆解戶共組建49家公司,今年12月1日起園外一切廢舊電子電器企業停止生産,12月10日完成廢舊電子電器企業搬遷入園。

  不少已經入園的拆解戶告訴記者,由於銅、錫等金屬國際價格走低,入園拆解提高了租金和運輸成本,生産經營行情黯淡,但對改善當地環境很有好處。拆解樓首期4棟的一位經營戶説,原先整個貴嶼鎮空氣刺鼻難聞,但如今鎮區空氣好了很多,“政府管得嚴,沒有人敢在外面做。”

  從運動打擊走向“集中管理”

  潮陽區委、區政府主要負責人坦言,2012年前,貴嶼污染問題經歷過數輪整治,也曾多次採取行動搗毀酸洗加工廠、拆除焚燒電路板高爐等,但因屬“運動式治理”,打擊力度鬆懈之後散亂無序拆解很快“反彈”,教訓十分深刻。

  2013年,《汕頭市貴嶼地區電子廢物污染綜合整治方案》獲得廣東省政府批准。這份方案顯示,貴嶼將強制和引導拆解散戶逐步進入迴圈經濟産業園,以實現集中拆解和治理污染的目的,進而推動産業轉型升級。

  為實現“圈區管理”和集中治污,從廣東省到貴嶼鎮的各級黨委政府層層加碼、內拉外推,除繼續嚴厲打擊焚燒、酸洗電路板等污染違法行為外,還探索設卡管理、實行廢舊電器拆解貨物集中交易等制度。

  記者在貴嶼迴圈經濟園區門口看到,載著廢舊電器的貨車須憑交易卡、過磅單據才能通過。鄭金雄説,園區向拆解戶發放交易卡,所有交易須在園區內憑卡登記進行,這不僅有利於堵住園區外的混亂交易,也可避免走私廢舊電器流入市場。

  “圈區管理”,目的是“集中治污”,園區功能還包括廢棄電器電子産品集中處理、廢舊塑膠再生綜合利用、危險廢物處理、綜合廢物處理等。今年11月,園區工業污水處理廠完成總工程量約90%,拆解樓一期廢氣治理設施完成改造升級,火法冶煉、塑膠清洗中心等環保項目正加緊推進。這些環保設施投入使用後,拆解産生的污水、廢氣可集中處理和回收利用。

  消解污染“欠賬”任重道遠

  汕頭市環保局今年三季度監測顯示,與2012年相比,貴嶼環境品質持續改善,空氣中重金屬鉛和銅含量下降93.85%和84.29%,北港河5個監測斷面重金屬鉛、鎳和銅的濃度比2012年分別下降36.84%、78.28%和93.83%。

  “貴嶼的環境綜合整治,原來被視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現在終於出現了一線曙光。”潮陽區委書記陳新造説。

  當地幹部群眾認為,拆解戶集中入園為貴嶼治污開了好頭,但要消除20多年積累的污染欠賬還面臨挑戰,需要上級黨委政府和環保部門繼續加大支援和督促,嚴防園區外非法拆解“死灰複燃”。

  與此同時,園區內各項環保設施效果如何也待檢驗。記者在園區內看到,各種廢舊電器堆積如山,空氣刺鼻。一位進行“烤板”作業的湖南籍女工説:“一天工作十個小時,常常頭疼胸悶。”

  黃騰遠坦言,從過去“小散亂”的亂排亂放,到現在集中治污,的確是一個飛躍,但集中治污的環保設施大多沒有現成技術,需加大研發力度,並持續跟蹤監督成效。

  此外,20多年積累的“污染存量”如何處理也是一大難題。記者在貴嶼周邊看到,附近多條河流惡臭難聞、水如墨汁,土壤重金屬污染嚴重。當地環保人士透露,貴嶼鎮兩處重金屬污染土壤修復示範工程約200畝,就投入1000萬元左右治理,要全面修復河流和土壤耗資預計數億元,徹底消解污染“欠賬”依然任重道遠。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