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0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美國金融模式的利弊

  • 發佈時間:2015-12-15 09:20:00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大金融”理論強調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動態擬合。從長期的視角來看待金融和經濟發展之間的關係可以發現,大國的金融崛起幾乎總是與其經濟崛起同步實現的,美國的金融和經濟發展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美國依靠逐漸成熟的投資銀行體系完成了第二次工業革命,成為世界頭號強國。但卻又因該體系“穩定性”不足,一直存在泡沫化風險,終於引起2007年次貸危機爆發,美國投資銀行體系也宣告破産,其經濟長期難以再現輝煌,霸權地位也日漸衰落。

  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在繼承英國中央銀行和商業銀行體系基礎上,依靠投資銀行體系及金融創新,支援自身完成了第二次工業革命。1933年,為應對經濟大蕭條,美國制定《格拉斯·斯蒂格爾法》,實行嚴格的分業經營制度,限制商業銀行投資業務,促使投資銀行體系發展迅速,逐漸由銀行主導型金融體系轉變為市場主導型金融體系。

  美國以投資銀行為主體的市場主導型金融體系,具有天然的資本運營能力,實現了資本的市場化流動及有效配置,支撐美國經濟結構調整和産業升級。投資銀行與生俱來的“金融創新”品質,通過融資證券化和資産證券化提供了經濟快速增長所需要的更高流動性和信用催化,並借此主導五次並購浪潮,淘汰落後産能,推動經濟結構優化。同時,投資銀行體系順利化解高新技術和中小企業的融資困難,通過風險投資支撐技術創新和産業升級,培育其迅速成長為美國經濟的新支柱。因此,投資銀行體系及其創新對於美國的崛起具有巨大的引領和推動作用。

  然而,美國投資銀行體系雖具有極強的創新能力,卻“穩定性”不足,存在脫離實體經濟和金融泡沫化的風險,直至2007年次貸危機爆發,該體系也宣告破産。

  19世紀至20世紀中葉,美國投資銀行體系曾與實體經濟結合緊密,為何後來卻又脫離實體經濟呢?這是由資本的“逐利性”決定的。為追求高額利潤,資本必須走在實體經濟前面,它“先入為主”卻又“搶先退出”。美國經歷工業化、産業化後的利潤率下降,無法滿足資本的“逐利慾望”,資本就放棄介入實際生産,專門從事于借貸、投資等非實物資金運作,於是産業資本就變異為金融資本。被金融資本綁架的美國義無反顧地走上“工業化—去工業化—金融化”道路,最終金融脫離實體經濟並泡沫化,造成次貸危機。

  當下,美國已經意識其危機的實質,並正在實行“再工業化”的戰略。然而,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這只能是對困境的修補,並不能改變衰落的大勢。因為金融化後的美國資本已經習慣“坐享其成”,難以再適應並滿足於工業製造的利潤率;即使金融資本迫於無奈而尋嫁實體經濟,也會通過全球配置選擇低成本、高利潤的發展中國家,從而使美國的實體經濟缺乏資本動力。

  從美國金融道路的歷史中,我們發現工業革命與金融發展相輔相成、相互促進,金融體系已成為大國崛起的基本性戰略力量。這也是我們強調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動態擬合的核心要義。但是,任何一種金融制度都有其“天使”和“魔鬼”兩面,怎麼根據自身國家稟賦,“揚其長避其短”才是關鍵。

  (作者係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副院長)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