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0月01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外學者政要:展望“十三五”重在了解中國經濟的“特殊體質”

  • 發佈時間:2015-12-15 08:59:55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北京12月14日電(記者程雲傑)面臨經濟轉型和發展的壓力,中國能否在未來五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中外學者與政要們認為,準確預測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潛力離不開對中國經濟“特殊體質”的把握。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院長高培勇14日在出席2016網易經濟學家年會時提出,中國是具有特殊經濟體制特點的國度,有幾個特質是在中國之外的土壤上是找不到的。

  “最突出的特質就是目標非常明確。”高培勇説。隨著“十三五”規劃建議的提出,很多人都清楚中國未來五年經濟增長速度的底線是6.5%,講到國內生産總值,到2020年的目標大概就是82萬億,這是非常明確的目標,大家都會朝著這個方向努力。

  他説:“其次也沒有哪個國家會像中國這樣有一個獨特的舉國規劃體制。僅就‘十三五’規劃建議稿的起草而言就凝聚了很多人的智慧,圍繞經濟發展指標的制定舉行了各類研討會,這在其他經濟體中是很難看到的。”

  英國前首相戈登·布朗也讚嘆中國在經濟發展目標上的遠期規劃能力。他説,確實沒有任何其他國家能像中國這樣在過去三十年取得這麼輝煌的成績,也沒有哪個國家能傾舉國之力對未來五年的經濟發展做出明確詳細的規劃。

  布朗認為,“十三五”規劃建議把握了創新經濟、綠色經濟、開放經濟和教育的關鍵點,是中國人向實現“中國夢”邁出的重要一步。

  “應該説保持中高速的經濟增長是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本大前提,所有其他目標都以此為基礎,因此這個經濟增速目標一旦確定,就不會有多大的迴旋餘地,問題的關鍵在於如何落實,如何釋放潛力。”高培勇説。

  他認為對中國經濟潛力的過度擔心是沒有必要的,因為中國經濟的“特殊體質”還表現為它具有廣大的市場。

  “如果説北京的發達水準已經相對比較高了,但是只要走出北京向西走下去就會發現區域間的發展差距依然巨大,這説明中國還有的是廣大的投資需求和投資的市場。”高培勇説。

  針對投資在未來五年能否發揮更大作用的質疑,高培勇指出,為長遠發展考慮,中國正在進行結構性改革,從需求方拓展到供給側,而結構性改革本身是需要既有增量調節,又有存量調整,在這個過程當中本身就是投資的巨大市場。

  “把握了這些特質,就會發現投資仍舊是支撐中國未來五年經濟發展非常重要的因素,中國也有條件和空間來支撐投資的進一步增長,只不過這種增長的規模和方式可能要和過去三十年有所不同”,他説。

  民生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邱曉華指出,中國至少在四個方面的巨大潛能還沒有釋放出來,具體來説包括人口品質的紅利、全面深化改革特別是解除管制、打破壟斷,讓全體國人都能夠得到平等發展的潛力、全面開放的紅利以及萬眾創新的潛力。

  他認為,這四個方面的潛能足以支撐中國未來經濟成長的空間。

  與會專家認為,更為關鍵的在於中國社會已經形成了共識,正在改變以週期性波動的思路來解決問題的傳統,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通過供給側改革等策略尋求長期性解決方案的重要性。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