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郵輪旅遊熱鬧 不宜盲目樂觀

  • 發佈時間:2015-12-15 04:29:32  來源:解放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梁建剛

  年底通常是郵輪旅遊的淡季,但這個年底,郵輪業的新聞卻很多。

  最近,攜程天海郵輪宣佈,明年將與“中國好聲音”合作,推出駐唱表演;同程南極郵輪項目公佈春節期間的兩個團期;驢媽媽宣佈將在2016年重點佈局“大郵輪委員會”; 皇家加勒比、歌詩達等郵輪公司也紛紛增加明年在中國的船隻與航次。據統計,2015年,中國境內旅客乘坐郵輪出遊將首次超過100萬人次,其中上海接待郵輪靠泊410艘次,同比增長50%以上。展望2016年市場,目前僅吳淞口國際郵輪港郵輪船期計劃,就顯示全年將有310余天有郵輪停靠,已確定航程的豪華郵輪高達502航次,提供總艙位數增長近70%。

  郵輪旅遊市場看似欣欣向榮,但筆者以為不宜盲目樂觀。從一份內部艙控數據看,2015年,由於南韓MERS、夏季颱風天等因素影響,不少郵輪滿艙率不到六成,大量包船的旅行社難言盈利。中國特有的“包船切倉”模式,讓外國船公司旱澇保收,卻讓國內旅行社咽下所有苦水。而在國外,郵輪公司承擔盈虧,所有的增長,都是郵輪公司在仔細分析市場容量後決策的結果,少了許多盲目性。不僅如此,對中國郵輪出遊者超過100萬人次的現實,也有業內人士認為,這還難説已成潮流,即使每年增長50%,也不過幾十萬人次,放在全國過億的出遊人口基數中,算不上爆髮式增長。

  再看一組數據比較,2014年中國出境遊人數1.09億,全球排名第一,其中以郵輪出遊的遊客僅佔1%;2013年美國出境遊人數僅有6000多萬,卻有超過1100萬人選擇郵輪出遊,佔比高達18.3%。一般認為,差距或空白,就意味著機遇和市場。但這種簡單的橫向對比,放在郵輪市場真的合適嗎?中美兩國出遊者構成有很大差別。中國的出境遊大多停留在跟團、出國長見識層次,作為新生事物的郵輪,短時間內吸引國內遊客嘗鮮很容易,從長遠看,消費者是否願意多次選擇郵輪出遊呢?目前,郵輪市場仍處於消費者培育階段,投訴與矛盾不斷出現,郵輪消費的增長,能否與郵輪供給的增長匹配也是一個未知數。

  在這一背景下,國外郵輪公司不斷加大投入,不過是希望憑藉中國特有的模式繼續維持高收入罷了,反正有中國旅行社包船“兜底”,何樂不為?而國內旅遊服務企業和地方政府對郵輪業一味看好,不斷投入,無異於患上幻想症。沒有市場的培育、消費者的引導,沒有完善的法規、合理的模式,瘋狂投入的後果,只可能出現供給過剩。

  郵輪熱前,真該靜下心來仔細想想,從改善服務、培育消費理念等最基礎的方面做起,千萬別盲目幻想,小心最後賠了夫人又折兵。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