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2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專家建言深化改革釋放新動能 貨幣政策手段仍有創新空間

  • 發佈時間:2015-12-14 08:25:56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多位專家日前在“三亞·財經國際論壇”上表示,目前經濟下行壓力仍較大,需要通過結構調整和深化改革進一步釋放新動能。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巡視員魏加寧表示,一般來講,影響經濟走勢的三種因素,一是趨勢性因素,二是週期性因素,三是短期因素。

  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尹中卿建議推進五大結構性改革和五大體制性改革。他表示,五大結構性改革包括:需求結構改革;産業結構改革,主要是新興産業和現代服務業的發展;要素結構改革,主要對勞動、知識、技術、管理的創新,需要探索新途徑;地域性改革,特別是發揮四大板塊東部、中部、西部、東北地區的作用;收入結構改革,主要是調整收入格局。尹中卿説,五個體制性改革包括國企改革、市場改革、財稅改革、金融改革和農地改革。

  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表示,未來一段時間,可能出現的新增長會來自三個方面。首先,新一輪農村土地改革對應的是戶籍改革和新型城鎮化,這是未來十年到十五年非常重要的經濟增長點。其次是創新。從中長期來看,關鍵要發展中高端製造業和中高端服務業。再次是開放。這一輪開放重點並不是對外開放,而是對內開放。對外開放,從全球的環境來看,隨著全球經濟的下滑,貿易保護主義在抬頭,可能變得更加微妙。對外開放對未來中國的經濟增速有多大的提升,很大程度上並不取決於中國自身的努力,而是需要全球的共同努力。

  對於美聯儲加息的影響,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所長姚余棟表示,美聯儲加息是大概率事件,但也是相對緩慢的過程,對新興市場不會有太大影響。長期以來,中國存在較大順差,沒有系統性風險,無需擔心資本外流。同時,中國基礎貨幣儲量充足,貨幣政策手段還有創新空間。

  姚余棟表示,人民幣是強勢貨幣,不具有持續貶值的基礎,未來不排除升值的可能性。在人民幣加入SDR後,中國將更多地組建人民幣海外投資基金。中國經濟可以給全球提供流動性,全球經濟也需要人民幣的流動性。中國企業在全球投資,中國的銀行業、金融業在全球提供人民幣貸款。

  原中國進出口銀行董事長李若谷表示,低成本的資金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關鍵。“一帶一路”的建設資金需求非常大,據估計到2020年,“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建設資金需求將達7300億美元。(倪銘婭)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