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腦控”成科技新寵 用意念移動物體不再是幻想

  • 發佈時間:2015-12-12 10:22: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作者:吳佳荃  責任編輯:羅伯特

  科技電影中主角用意念移動物體的場面時常讓人心潮澎湃,如今這已經不再僅僅只是一種幻想。科學家通過對大腦這一人體最重要的器官的不斷研究,開發出了多種“腦控”科技産品,充分發揮了大腦的指揮功能。

  英國一名設計師日前開發出一種腦控獨輪車,工作原理是騎車者佩戴一種由腦脈衝控制的特製護目鏡,通過藍芽技術與獨輪車動力系統保持即時聯繫。一旦前方有障礙物,護目鏡檢測到腦脈衝的變化就會自動發出減速或停車指令,保證騎車者的安全。這種獨輪車是依靠環保電池驅動的,每次充分充電後可以騎行4小時。

  美國國防部的一個實驗項目開發出了一種感測器,植入癱瘓患者腦部後就能夠用意念操控機械手臂,大大便利了患者的日常生活。這項技術依靠一個由數百個接觸點組成的4毫米感測器實現,每個接觸點對應大腦中特定的位置,能夠即時“解碼”從腦細胞和神經中傳來的信號。信號被傳遞到電腦之後,由特定軟體對照人體運動模式進行解碼分析,並生成操作機械手臂的代碼。

  無獨有偶,南韓高麗大學的研究小組也致力於幫助癱瘓人群獲得活動的能力,為此他們研發出一款先進的外骨骼機器人。這款外骨骼機器人通過腦電波介面測量信號並讀取用戶的腦電波,再由信號處理系統篩選出正確指令並給信號分類。最終,通過匹配分類腦波與大腦發出的信號,確定外骨骼機器人的運動方式,完成用戶的指令。

  巴西世界盃開幕式上,一名殘疾人利用腦控技術完成了開球儀式,讓全世界觀眾共同見證了腦科學技術的發展。這項腦機介面技術近期也有新的發展,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裝置來遠端控制機器人,旨在幫助殘疾人士探索未知區域。測試者需要在腦中植入晶片,或者戴上佈滿金屬片的腦電頭套,通過腦電波變化來指揮機器人的行動。

  由此看來,國際腦研究組織將21世紀稱為“腦科學時代”不無道理。目前人類對大腦的研究仍然是有限的,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相信未來腦控技術將在更多領域發揮更大的作用。(吳佳荃)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