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日本機器人邁向“家用時代” 普及需跨諸多門檻

  • 發佈時間:2015-12-08 08:08:38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製圖:劉 慧

  

  12月2日至5日,國際機器人展覽會在日本東京開幕,大約450家公司和組織帶來其最新技術的機器人。圖為在2日的展覽會上,一個46釐米高的人形機器人(右)在跳舞。用戶可通過安卓智慧手機下載機器人的舞蹈動作數據。

  上世紀80年代,一部名叫《鐵臂阿童木》的日本動漫在中國風靡一時。那個頂著一綹沖天劉海的仗義男孩,讓人們對機器人有了藝術化的直觀了解。今年6月,一個和阿童木一樣長著大眼睛的機器人“佩芭”走進了日本家庭的日常生活。這款由日本軟銀公司推出的“能讀懂人感情”的機器人,會在主人情場失意時給一個擁抱,也會徹夜守候在熟睡的嬰兒身邊。作為機器人強國,日本機器人産業正邁向“家用時代”。

  出臺《機器人新戰略要點》,欲引領“機器人革命”

  日本是機器人強國。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研發和使用機器人,廣泛應用於汽車、電子電器等的製造,大幅提高了規模化産業的生産率。2005年日本有37萬個機器人在工作,約佔世界擁有量的40%。2012年,日本工業機器人出廠額約3400億日元(1元人民幣約合19日元),佔全球市場份額的50%。累計投産機器人數量30萬台左右,佔全球市場份額的23%左右。而齒輪等精密減速器、伺服電機驅動器、力度感覺儀等機器人主要零部件的全球市場份額更是超過90%。

  當前各國推動機器人革命呈現你追我趕的勢頭。2013年,中國多功能工業機器人出廠數超過日本,成為全球最大機器人市場。2014年,南韓在每萬人員工使用機器人密度上,以437台超過日本的323台。而因為經濟常年不景氣,日本2011年工業機器人的使用臺數比5年前減少了25%。不過,由於老齡化帶來了勞動力短缺,地震等災害救援的特殊需要加大,以及新興市場的需求強勁,日本從危機中看到了商機。

  今年1月,日本政府出臺《機器人新戰略要點》,提出要“引領世界機器人革命”。今年6月公佈了《日本再興戰略》修訂版,進一步明確“2020年建成機器人無障礙社會的環境基礎”的戰略目標。由此可以看出日本的勃勃雄心。《機器人新戰略要點》對“機器人革命”的定義有三個:一是機器人行動自律化、資訊終端化、網路化;二是機器人的運用從製造業向日常生活延伸;三是通過解決社會問題和強化國際競爭力,創造新的社會價值。

  日本提出,要成為全球機器人的創新基地,全球運用機器人程度最高的社會,保持物聯網時代機器人全球引領地位。

  日本新能源産業技術綜合開發機構(NEDO)預測,2020年日本機器人産業市場規模將從2015年的1.6萬億日元增長至2.9萬億日元。2035年更將增長至9.7萬億日元,是2015年的6倍;其中,服務領域機器人産值將是工業機器人的兩倍。

  家用機器人普及,需跨越技術、法規、價格等門檻

  首先是技術關。《機器人新戰略要點》指出,下一代機器人是數據驅動型機器人,必須與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技術結合起來。人工智慧、檢測感測器、識別系統、氣壓傳動裝置及其控制系統被列為重點突破的核心技術,日本力求掌握國際標準的制定權。

  日本成立“機器人革命行動議會”,政府、企業、大學和研究機構聯手,制定機器人核心技術工程方案和路線圖。在製造業、服務業、醫療護理業、基建和災害對應、農林水産和食品業五大重點領域提高機器人的覆蓋率。日本計劃在2020年舉辦機器人奧運會。

  其次是法規關。日本著力消除行業壁壘,加快機器人對社會生活的滲透。比如修改《電波法》,解決遠端和無人驅動機器人的電波使用問題;修改《醫藥品醫療器械法》,加快機器人輔助手術器械的審批;修改護理保險相關法規,將護理機器人納入保險支付範圍;修改《航空法》《公共基礎設施維護保養相關法》等,擴大災害現場、基建設施維護等條件下機器人的使用。

  法規涉及的另一個重要課題則是協調人機倫理關係。今年9月,軟銀在“佩芭”的客戶使用條款中,明確“禁止和機器人發生性行為”,成為熱議話題。

  最後是價格關。機器人要走進尋常百姓家,價格是重要因素。以往,一個護理型機器人售價動輒上千萬日元,很難普及推廣。日本厚生勞動省和經濟産業省提出“10萬日元機器人”,希望將護理機器人的價格控制在上述範圍。

  “佩芭”每款售價19.8萬日元,另加每月1.48萬日元的上網費。首批1000台在1分鐘內被搶購一空。軟銀首席執行官孫正義表示,希望探索類似手機分期付款的家用機器人商業模式。

  《日本經濟新聞》認為,日本家庭住房面積普遍較小,能否容納“佩芭”自由移動等問題,也是家用機器人實現普及要跨過的門檻。

  長期致力於中日經濟問題研究的專家、日本丸紅株式會社市場業務部課長成玉麟告訴本報記者,日本在生産流程自動化上具有優勢,在電子電器等産品的規模化批量生産中引入個別化機器人,達到節省人力和穩定生産的目的。而歐美國家更看重開發新的生産流程和實現整個價值鏈最優化,建立國際標準和機器人産業的模組化,搭建新産業的發展平臺。日本即使在産品製造方面勝出,也有可能敗在商業模式的推廣上。(駐日本記者 田 泓)

機器人(300024) 詳細

機器人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藍英裝備 10.95 10.05%
2 光啟技術 27.78 10.02%
3 紫光股份 80.14 10.01%
4 賽為智慧 18.52 9.98%
5 上海機電 22.65 6.59%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華昌達 10.89 -6.76%
2 韻達股份 47.84 -4.32%
3 雅化集團 12.83 -4.25%
4 海源機械 16.64 -3.70%
5 美的集團 52.84 -3.10%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