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將藝術家基因融入繪畫、雕塑和其他藝術作品

  • 發佈時間:2015-12-12 04:29:24  來源:文匯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何佳康

  DNA標簽並非直接取自藝術家身上的細胞,而是經過生物工程改造的DNA細胞,這種獨一無二的DNA“簽名”將在每件作品中呈現唯一性。

  藝術市場中越來越多的贗品,讓畫廊、拍賣行、鑒賞家、投資人頭痛無比,卻又無計可施。藝術家只用畫筆在作品上簽名來防他人偽造的做法,已經在很多年前就過時了。如今最新的流行是“DNA簽名術”——通過在每件作品中植入經過生物工程改造的DNA細胞,並且提供在藝術品和數據庫之間的密碼連結,由此確認作品的真偽。這一誕生於紐約大學的新技術目前正處在推廣階段,因為不是每位藝術家都願意接受這一服務。

  這一神秘的“DNA簽名術”誕生於位於紐約大學“全球創新中心”。據校方説他們已經得到了來自ARIS産權保險公司投入的200萬美元研究發展基金,這家保險公司專門從事藝術品方面的相關業務。ARIS保險公司的董事長勞倫斯·辛德爾表示:“我們將這項技術看做一個保險的、安全的、隱形的解決方法,藝術家和收藏家們都可以接受。我們的目的是要在藝術市場中剔除那些不確定的危險因素。”

  “全球創新中心”一向以他們專門研究和發展的生物工程、加密和奈米技術著稱。兩年前,這個中心的實驗室中開始了一項新型防偽技術的研究,這就是如何將複雜的DNA分子融入繪畫、雕塑和其他藝術作品中。

  2011年,曼哈頓聲譽良好的科德勒畫廊捲入了藝術贗品的醜聞,它曾經涉嫌出售了十幾幅偽造的名家作品,這一事件極大地打擊了買手、藝術品收藏家和藝術家們的信心。“藝術品認證工作幾乎已經進入了冰河期,”“洞悉藝術贗品”網站的柯萊特·洛兒説,她是“DNA簽名”項目的專業顧問。柯萊特·洛兒認為,依賴主觀條件進行的專家鑒別,或者個人鑒賞力的判斷,已經遠遠不足以完全證實作品真身了,尤其是那些贗品高手的偽作。因此,那些歷史悠久、源於主觀判斷的鑒別方法正在逐漸失去説服力。目前這一行業最最尷尬的事就是,由於擔心贗品製造者功力卓絕讓自己“看走眼”,策展人和獨立鑒賞家面對鑒定請求越來越謹小慎微,有些人乾脆拒絕對藝術品進行獨立認證。

  在“全球創新中心”發明的方法中,藝術作品在成型階段就將被植入人造DNA——因為考慮到藝術家的隱私問題,而且由於一個人的DNA完全可以被偷盜後植入作品、從而破壞這一標記的權威性,植入作品的DNA標簽並非直接取自藝術家身上的細胞,而是經過生物工程改造的DNA細胞。這種獨一無二的DNA“簽名”將在每件作品中呈現唯一性,並且提供在藝術品和數據庫之間的密碼連結,由此建立起藝術作品資訊的權威性和一致性。DNA的細節可以通過掃描獲得,只要有人希望在藝術領域驗明作品的真身。

  紐約大學的研究者表示,目前他們已經與30多個獲得世界範圍認可的檔案庫、基金會和博物館簽訂了合同。最快到明年,這些藝廊和博物館就能提供“DNA簽名”服務——藝術家和作品收藏者們將通過購買一種標簽應用這些DNA技術,研發者預估這一標簽的售價大致在150美元左右。一經應用,DNA將以分子形式滲入作品,因而,移除標簽也無法消除作品中具有法律效力的標識。

  那些潛在的藝術品買賣者們也可以通過DNA代碼檢驗作品,確認這些作品是否被偷盜過。這麼一來,就可以阻止畫廊和拍賣行讓這些“黑貨”復活後再次拍賣。支援者們認為這一技術至關重要,因為應用標簽並不會對作品本身産生任何影響。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