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鼓勵農民城市購房,就業問題怎麼辦

  • 發佈時間:2015-12-11 07:29:53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明言財經

  一般來説,哪有就業,人就往哪去。顯然,新增就業崗位應該成為出臺鼓勵農民在三四線城市買房政策的前提。

  多家媒體報道,住建部召集地方房管部門相關負責人進行培訓,研究房地産去庫存方案。住建部推出的“政策包”在原來支援城市居民的基礎上,增加對農民與農民工購房的支援力度,包括給予財政補貼、稅收減免、利息補貼、加大公積金對購房的支援力度等支援政策。

  根據統計局數據,截至10月底,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68632萬平方米,庫存的持續高位對房地産投資數據産生了巨大的負面影響,房價下跌如果失速,也會造成金融領域的系統性風險。

  庫存居高不下的城市大多是三四線城市,據統計,縣級城市購房群體中,農民購房佔七成以上。促進農民進城購房,無疑是這些城市消化庫存的第一選擇。

  要鼓勵農民買房,最直接的手段就是提高農民的實際購買力。具體來看,財政補貼、稅收減免、利息補貼都是降低了購房總價。在多數縣城,限于農民的收入不夠穩定,購房按揭貸款的比例較低,將農民納入到公積金繳存範圍、放寬商業住房按揭貸款對農民的要求等將農民的收入曲線右移,可以有力地增加購買力。

  問題是在城市裏居住並且有錢的農民、農民工大多已經買房了,沒買房的要麼是沒錢,要麼是不準備在城市裏居住的。長期來看,三四線城市的房價也很難保持上漲的趨勢,鼓勵這些農民在縣城買房,尤其是以加杠桿(商業與公積金按揭貸款)的方式,收入不穩定的農民如何保證還款將是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

  更大的麻煩還不是財務風險,關鍵在於農民買了房子以後。一般來説,哪有就業,人就往哪去。如果鼓勵農民在三四線城市裏買房的政策是有效的,這些地區的新增就業崗位又很少,最終的結果要麼是房子空置(勞動力仍然向大城市流動)、城市變成鬼城,要麼就是較高的失業率、社會不穩定。顯然,新增就業崗位應該成為出臺鼓勵農民在三四線城市買房政策的輔助政策。

  這也為我們提供了另一種思路,是否可以鼓勵、幫助已經在城市裏就業、居住的農民工在就業地買房?他們既然已經在城市裏就業,有能力養活自己,也習慣城市生活,之所以還沒買房,所差的只是房貸首付和定居城市的信心。

  因此,三四線城市應當加快農民工市民化的進程,儘快地讓已經在城市裏有穩定就業的農民工落戶,讓他們有信心在城市裏定居,這自然可以刺激他們的購房需求。政策要解決的就是讓他們擁有購房的能力。

  農民也並非一無所有,其在農村的宅基地和耕地都是農民的財産,只是限于目前的土地二元制度,宅基地和耕地因其集體所有制的特性,無法流通、變現。因此加快農村土地所有制改革,讓宅基地和耕地的産權清晰、使用權可以像城市國有土地一樣流轉,這些財産可以成為農民在城市落地生根的第一桶金,自然也就可以消化房地産庫存。

  □聶日明(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研究員)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