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4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研究人員揭示“無痛”的秘密

  • 發佈時間:2015-12-11 06:32:16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科技日報北京12月10日電 (記者常麗君)有類人天生感覺不到疼痛,他們攜帶一種罕見基因變異。以前人們想用藥物再現這種無痛感,卻效果不佳。據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網站最新消息,通過轉基因技術讓小鼠攜帶這類基因,該校研究人員終於找到了無痛秘方。

  研究人員在2006年發現,鈉通道Nav1.7在疼痛信號路徑中尤為關鍵,那些天生不能感知疼痛的人,他們的Nav1.7通道失效。但開發的阻斷Nav1.7藥物,止痛效果令人失望。

  此次,研究人員將同一窩小鼠分成轉基因組和對照組,讓轉基因小鼠攜帶了無痛覺人的變異基因。實驗顯示,在轉基因鼠的神經系統中,其自身産生的阿片濃度是對照組的兩倍左右。

  為了檢驗阿片在無痛中的重要性,研究人員給缺乏Nav1.7的小鼠用了一種阿片阻斷劑納絡酮(naloxone),發現它們又能感受疼痛了。隨後研究人員給一名攜帶變異基因的39歲婦女用了納絡酮,結果她第一次有了痛覺。

  論文高級作者約翰·伍德説:“經過近10年令人失望的藥物實驗後,現在我們證實了Nav1.7確實是人類痛覺中的關鍵因素,而秘密成分原來是古老的阿片肽,我們已將結合低劑量阿片與Nav1.7阻斷劑的方法申請了專利。這有望再現那些攜帶罕見變異基因的人所體驗的無痛之感,我們已經在普通小鼠身上成功實驗了這一方法。”

  局部麻醉劑廣譜鈉通道阻斷劑在長期疼痛控制中並不合適,它們會導致完全麻木和嚴重副作用,而阿片類止痛藥如嗎啡,緩解疼痛非常有效,但長期使用會産生藥物依賴和耐藥性。

  “與Nav1.7阻斷劑結合,抑制疼痛所需的阿片劑量很低。”伍德解釋説,“Nav1.7失效的人一生中都會産生低濃度的阿片,而不會産生耐藥性,也沒有不愉快的副作用。我們希望2017年能將這一方法用於人體實驗,給全世界數百萬的慢性疼痛患者帶來幫助。”

  相關論文發表在最近的《自然·通訊》雜誌上。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