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途牛CEO于敦德:瞄向旅遊金融 不會涉及P2P

  • 發佈時間:2015-12-11 07:01: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記者 劉麗  責任編輯:羅伯特

  25歲,創辦途牛旅遊網;33歲,途牛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34歲,途牛獲得京東和海航共10億美元投資……眼前這個三十齣頭,精瘦卻充滿活力的年輕人,被同事們親切地稱為“老于”,他的奮鬥史就像是一部勵志青春電視劇。這正是途牛網聯合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于敦德。

  初見於敦德,他剛剛參加完北京的會議,發表完精彩激昂的演講,著一身合體西裝,拖一個拉桿箱。短暫的訪談後,他還要趕晚上的高鐵回到途牛總部所在地南京。

  連續創業終成名

  積累了豐富的創業經驗並獲得成功後,于敦德鼓勵大學生有創業夢想就勇敢去追,而且創業要趁早,年輕人要有一股敢拼敢闖的牛勁。“可以選擇一個靠譜的創業公司,參與創業。”于敦德説,在這個過程中,會學到很多,少走彎路。在大學期間,可以參與一些社會實踐,多結識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成長。

  創辦途牛前,于敦德曾參與創辦了五家網際網路創業公司,算是名副其實的“創業派”。

  “創業過程中其實交了很多學費,交的學費越多,學的東西也越多。”于敦德笑著説道。2004年,23歲的于敦德加入了有六七個人的創業公司部落格網(現名為:部落格中國),擔任技術總監,負責産品和技術,親身見證了Web2.0的崛起。一年後,于敦德轉投另一家初創型公司——育兒網擔任CTO。

  讓他印象最深的正是育兒網的創業經歷。“我們幾個大男生,大學剛畢業,沒結婚也沒娃,居然做了育兒網!”于敦德談及此露出了笑容,“我當時是負責寫代碼的,也許這個工種不需要太多的育兒經驗,但做其他業務的也都是大男生,什麼都不懂。我們就在網上搜索,然後歸結整理,再模倣媽媽的口吻,給徵求意見的人回復。”

  回想當時,于敦德稱耳濡目染下,他也積累了一些育兒經,比如寶寶每年要花多少奶粉錢、買多少尿不濕。三年前有了小孩後,那段工作經歷至少讓他知道,有育兒問題可以上哪些網站找解答。

  “其實當時那個育兒網站的發展很好,我們只用了一年時間,就把它做到了行業第一,不過我們沒有堅持下去。”于敦德解釋道,“主要還是因為我們全是男人,都沒有小孩,而且到後期,我們發現它的盈利模式主要還是靠廣告,感覺空間並不如旅遊大。另外,我們當時想當然的覺得旅遊好玩,覺得做了旅遊之後就可以天天出去玩了。”

  於是,2006年,于敦德和自己東南大學的校友,也是之前育兒網的創業夥伴嚴海鋒一起通過之前的同事、朋友和天使投資湊了100多萬元,租了一間70平方米的辦公室,創辦了“途牛網”,開始了真正的創業。

  “最初我們過得很艱苦,對於創業來講,100萬其實不禁花,但我們省著花,花了挺長時間,有一兩年吧。”于敦德提高音量向記者強調,“100萬人民幣花了一兩年,我們真的很省,後來錢實在不夠了,資金困難,甚至連發工資都困難,我們就想方設法借了一點錢,給一線員工發工資,管理人員每人一個月就發一千五百塊錢生活費。”

  “你難以想像我們當時的辦公條件和設施有多麼簡陋,最初的四萬多個景點都是我們一個一個手工添加進去的,那時就是沒日沒夜地幹,不知疲倦。”

  “你肯定也無法想像我們當時自己搭建的呼叫中心,就是一台PC機,裏面插了一些板卡,做成呼叫中心。我們當時用的是一個開元呼叫中心的軟體,插上ISDN電話線,桌子上分兩排擺八個電話,一排四個,然後兩邊面對面坐八個人。來電話後,張三先接起來説,喂您好,請問您找誰?然後電話那頭説要找李四,一看李四在對面,張三就説李四找你的,然後再把電話遞過去。這就是我們最早的、最原始的呼叫中心。呼叫中心經常不穩定,講話時經常會聽到回音,一句話聽兩遍,自己先説一遍,過一秒鐘,回聲再播放一遍!”于敦德越説越興奮,頗有些憶苦思甜的味道。

  “其實這種情況很影響我們的服務品質,碰到斷線時,客戶那邊常常聽不到聲音。但是我們又買不起呼叫中心,買一套呼叫中心要100多萬,接近200萬。我當時就在想,融到錢後,第一件事一定要先買一套呼叫中心。”

  談及融資,于敦德坦言,最初融資並不順利,見了近100名投資人後才獲得首輪融資。

  “2008年,那段時間資本市場不是很好,和今年下半年的資本寒冬有點像。投資方總會從各個角度提很多問題,比如‘你們幾個人這麼年輕,怎麼管理公司?’‘你們做的這個市場空間有多大?’”

  “那時我們常常被問得不知道給什麼樣的答案才能更好地表達。”于敦德説,“那段日子很艱難,因為資金緊張,在外地只能住小旅館、地下室。但是這個過程其實對於我們自己來説也是一個不斷學習和完善的過程。”

  好在幸運最終降臨,“在見了近100名投資人後,終於有機構願意給我們200萬美元的風投資金。1000多萬人民幣,這個數額在當時還是很大的,所以我們特別珍惜。記得2008年剛好金融危機,雷曼兄弟倒掉了,當時我們還查了一下,我們的意向投資人裏面有沒有雷曼,別影響我們資金到賬……還好沒有。”寫代碼出身的于敦德説到此竟不忘幽默一把。

  “錢到賬後,我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買了一套呼叫中心,這下客戶體驗一下子就上去了,很順暢,訂單轉化率也一下子提升起來了。”于敦德比劃著“嗖一下上升”的手勢,在沙發上挪動了下位置,雖時隔七年,他依舊難掩興奮之情。

  創辦途牛之初,于敦德每晚都要加班,他當時租住的房子是一棟老小區高層的13樓,每晚11點45分,電梯就停運,得卡在11點20分下班坐公交車回去,才能趕上末班電梯。但他經常因為加班忘了時間,回去後,只能爬到13樓。

  低調的上市公司CEO

  雖然在外界看來,于敦德已然成功,但他卻依舊保持低調作風。他有自己的獨立辦公室,卻更願和員工坐在一起,他對此解釋為“這樣方便和員工溝通,我的辦公室都變會議室了”。

  對於選擇進入旅遊行業的初衷,于敦德笑稱就是覺得做了旅遊能常常出去旅遊,但真正做了,卻發現幾乎沒怎麼出去旅遊過。

  行業的創新、模式的探索佔據了于敦德和他的創業夥伴們幾乎所有時間。

  “我們做的是度假旅遊,不是訂機票、訂酒店這樣的標準化産品。機票酒店業務當時攜程已經做很大了,因此我們希望切入另一塊尚未被開墾的廣袤市場。選擇度假遊,就意味著我們將是這個領域的先行者,不要説短時間變現了,它的模式還得先摸索。”于敦德攤開雙手,向記者示意著當初這個沒有模式可循的選擇。

  從選擇度假旅遊開始,于敦德就在摸著石頭過河,“一路學到現在,這個行業比我們當時所預想的要難得多,複雜得多。相較于機票酒店的標準化、單獨産品,度假遊是非標準化的、打包的産品。它需要把機票酒店,甚至導遊領隊都打包在一起,是一個複合的産品,二者的系統有著千差萬別。”

  “我們的系統完全是自己做的,沒有其他可以借鑒的經驗,機票酒店系統只是我們整個系統的一個子集。比如從流程上講,從訂單進來到售後回訪,整個處理過程我們分了十三個步驟,這十三個流程,怎麼去分解、怎麼去處理,都須摸索。”

  或許正是因為如此繁忙的工作,于敦德平時很少有時間和機會出去旅遊,正所謂“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當然,不懈的努力和敏感的市場嗅覺,使得途牛業績快速增長,自然也成就了于敦德本人。

  2014年5月9日,途牛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上市。于敦德成了中國旅遊圈裏最年輕的上市公司創始人兼CEO。

  儘管如此,低調的于敦德從未想過將途牛總部從南京遷至北上廣。“幾年前的南京創業條件確實一般,風投機構來南京只看一兩個項目都覺得浪費時間,但隨著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政策的出臺,南京的創業條件越來越好。尤其是高鐵開通後,風投來得更多更勤了。另外,南京軟體行業基礎好、高校多,還有很多東南大學的優秀校友也是我所看重的。”

  不工作的時候,于敦德的愛好是看書。“我從小就喜歡看書,歷史啦、哲學啦、經濟啦、零售啦、科幻啦、武俠啦,看書的範圍從不受限,我認為一個人喜歡看什麼書就看什麼書挺好的,尤其是我們做旅遊的,讀書和旅遊都可以開闊視野。最近我在看《零售的哲學》,7-11便利店創始人鈴木敏文寫的,很有意思。”説到此,他還向記者推薦了Kindle,認為“不傷眼”。

  翻看于敦德的朋友圈,可以看到他的另一愛好——跑步。他還特意曬出了自己在參加公司長跑比賽時穿的蝙蝠俠戰袍,很是拉風。截至目前,途牛已舉辦過多次以“牛拉松”命名的長跑比賽,每一次大家都跑得不亦樂乎。這件蝙蝠俠戰袍給於敦德帶來了不錯的成績,但仍未“躋身三甲”。“我這件戰袍很便宜,是公司行政的同事在淘寶上給買的,只花了幾十塊錢。”

  三年前,于敦德有了孩子,他認為也許是這個原因,自己的生活變得規律多了,每天早晨7點半起床,晚上11點入睡,他希望可以儘量多抽出些時間陪陪家人。“表面上看,生活家庭能夠盡可能兼顧,但實際上還是工作佔用絕大部分時間。即便人在家裏,也是在不停看微信、回微信。手機已經把人全綁架在工作中了,我自己對家庭和工作的平衡做得並不好。”

  在少有的幾次親子遊中,于敦德説自己一邊旅遊一邊還是在想工作的事情。“帶孩子出去玩的時候,我常常會有各種感悟,覺得親子遊的市場太大了。然後就又開始發微信了,告訴大家應該怎麼搞、怎麼做、怎麼提升。”

  于敦德坦言,不止自己有這個問題,公司的大部分員工都有這個問題,因此,途牛前段時間辦了一個家庭日。“我們請外地的職工親屬來到公司,讓員工帶著家人到公司看看,在南京玩玩,以表感謝。”

  雄心不止於此

  于敦德發現年輕的旅遊者幾乎都有一個痛點,那就是賺錢不多,想趁年輕多出去看看,怎麼辦?於是,他和嚴海鋒琢磨出了“旅遊金融”的點子,年輕人可以通過途牛金服的首付出發産品,享受分期免息旅遊。

  近來,線上旅遊業最勁爆的新聞之一就是,世界500強企業海航集團旗下航空旅遊業態核心企業海航旅遊集團(下稱“海航旅遊”)宣佈,將以每股普通股5.50美元的價格認購途牛發行的新股,合計投資5億美元。

  這距京東注資途牛時間並不長。今年5月,途牛與京東聯合宣佈,途牛將獲得總計5億美元的投資,其中京東將投資總計3.5億美元用以認購途牛股份。

  途牛先後與京東、海航達成戰略合作,標誌著途牛的業務規模在不停擴展。

  在與京東合作後,今年8月,京東上線了途牛為獨家運營商的京東旅行度假頻道。“現在基本上大部分産品都已經覆蓋,目前仍在完善一些新的品類,借助京東的海量流量和廣泛的客戶基礎,我們希望向廣大用戶提供更高品質的休閒旅遊産品和最優的客戶體驗。目前看,增長速度是不錯的,未來,我們將繼續加大投入,進一步擴大途牛在提升用戶體驗與品牌、區域拓展、産品與供應鏈優化、無線與研發等方面的投資,鞏固市場領先地位。”于敦德告訴記者。

  在記者採訪于敦德的當天上午,于敦德剛與海航旅遊集團的高層開過會,“我們和海航簽署了一個戰略採購協議,後期我們會與海航集團下面的資源進行更進一步的對接,包括海航旅遊旗下的首都航空業務、酒店集團、投資金融、凱撒旅遊等。”

  根據採購協議,海航旅遊將以優惠條件向途牛提供旗下航空、酒店和公務機等旅遊資源,預計途牛兩年內旅遊資源採購金額不少於1億美元。

  事實上,在老于眼中,途牛的未來遠不止於此,他已將目光瞄向了旅遊金融的巨大市場。

  “拓展旅遊金融,最主要是因為旅遊和金融結合非常密切,一方面可以促進公司旅遊主業的增長,另一方面能夠提升公司盈利能力。比如説旅遊分期,現在很多消費者尤其是年輕消費者,通過分期可以提高其在出遊時間上的靈活性,本來可能要攢十個月的錢才能出去玩,現在可以提前支付了。”

  于敦德告訴記者,途牛為此設計了12期免息的産品。“有人問我,為什麼願意做免息産品?這是因為通過分期付款的金融服務,促進了我們主營業務的增長。”

  雖然涉足旅遊金融,但于敦德強調“不會涉及P2P業務”,“途牛的所有金融業務未來都將圍繞旅遊場景去拓展。我們和純粹的網際網路金融不一樣,他們沒有産業場景,而我們是完全圍繞我們的産業,圍繞我們的場景和消費者來提供服務的。只要脫離了這個範圍,我們就不做。”談及途牛正在大力佈局的網際網路旅遊金融業務,于敦德充滿自信。

  採訪結束後,于敦德匆匆趕赴晚上的高鐵回南京,作為途牛的掌舵者,他忙碌卻快樂。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