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陜西:科研之火點亮産業之燈

  • 發佈時間:2015-12-11 06:33:35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陜西3D列印産業實力不斷增強,依託國家渭南高新區建設産業培育基地,設立了兩項3D列印産業化扶持基金,積極開展相關的培訓、孵化、中試、製造等業務,相對完整的創新鏈、産業鏈和服務鏈已具雛形

  陜西3D列印産業以科研實力聞名全國。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底,陜西共有3D列印相關公開發明專利申請1106件,其中授權390件,實用新型專利申請1221件,專利數量位居全國首位,佔全國該領域專利數量一半左右。

  3D列印技術的不斷突破,離不開眾多科研機構攻堅克難。西安交通大學是國內最早研究3D列印技術和産業發展的高等院校,開展了光固化快速成型、金屬熔覆成形、生物組織製造、陶瓷光固化成形技術和設備研究,實現了大型燃氣輪機空心渦輪葉片等複雜結構陶瓷零件的快速製造;西北工業大學依託金屬凝固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開發了金屬粉末“鐳射立體成形”技術與裝備,為多家航空航太企業提供了達到國際先進水準的製造設備,解決了多項技術瓶頸問題;西北有色院、中科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等國家級研發機構及其創辦的相關企業在粉床電子束成形技術及裝備、大功率鐳射器裝備技術等方面均走在全國前列。

  依託科研機構的研發支撐,陜西恒通智慧機器公司1997年就實現了光固化快速成型機的産業化,公司研製、生産和銷售16個型號的鐳射快速成型設備、快速模具設備及三維檢測設備,設備用戶遍佈醫療、航空航太等行業,相關設備還遠銷國外。西安鉑力特鐳射成形技術有限公司擁有發明專利22項,為我國C919大飛機研製提供了中央翼緣條等大尺寸鈦合金結構件,同時為多家航空航太企業提供了達到國際先進水準的製造裝備。

  然而,“強大的科研實力並不等於産業優勢。”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學教授盧秉恒認為,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3D列印尚無成熟的盈利模式。從應用層面來講,多數企業的産品集中在以民用為主的桌面級的熔融擠出成型3D印表機,産品局限在玩具、禮品、展會及3D影像等低端市場;産業規模方面,根據美國消費者電子協會預計2016年全球3D列印市值可以達到214億美元,到2020年預計達到1700億美元,而中國市場份額僅佔3.6%,過小的市場規模抑制了企業研發投入的積極性。

  近年來,陜西一直為彌補3D列印技術産業化“短板”發力。目前,陜西依託國家渭南高新區建設産業培育基地,設立了兩項3D列印産業化扶持基金,積極開展相關的培訓、孵化、中試、製造等業務,相對完整的創新鏈、産業鏈和服務鏈已具雛形。同時,在西安高新區規劃佔地1000畝的3D列印産業園,一期2萬平方米孵化器、4.6萬平方米標準工業廠房已具備開工條件,吸引了10多個企業項目入駐,正逐漸形成産業聚集發展之勢。盧秉恒院士認為,産業培育基地的日漸成熟,將有力促進科研優勢由“墻內”向“墻外”溢出,讓所有企業共用科研資源。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