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股指中期上行 短期區間震蕩

  • 發佈時間:2015-12-11 01:00:43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格林大華期貨 紀曉雲  責任編輯:羅伯特

  受宏觀經濟數據不佳、金融監管加碼、IPO重啟等影響,滬深兩市經過橫盤整理後於11月底破位下行,上證綜指與創業板指數均跌破反彈的上升通道。但穩增長加碼帶來的經濟企穩預期、貨幣寬鬆流動性改善和指數低估值繼續支援股指中期上行。

  從數據來看,11月我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49.6%,較上月下降0.2個百分點,創年內新低。至此製造業PMI已連續四月低於50%,説明製造業處於收縮空間,表明經濟下行壓力依然很大。在經濟增長減速背景下,政府穩增長的立場更加堅決。其中,財政政策在穩增長方面發揮更大作用。自9月以來穩增長加碼加速,從項目審批到專項債、財政支出、債務置換保障資金來源,經濟系統性風險已顯著下降。預計財政預算赤字佔GDP的比例將從2015年的2.3%擴大至2016年的2.9%,國債發行量或將明顯增加。逆週期的財政政策很可能將同時採取減稅(營改增改革)和增加政府開支的形式。此外,地方政府將繼續實施大規模的債務置換,政策性銀行的債券發行將繼續在財政刺激中發揮積極作用,更多財政存量資金將得到盤活,降低政府儲蓄增加對經濟增長的拖累。

  11月開始興起的供給側改革,旨在提高潛在增長率,側重於增強企業競爭力的國企改革有望獲得推進。財稅改革有望通過營改增和養老金改革降低企業的實際稅負,建立起全國統一的養老保險制度將增強勞動力市場的流動性並提高生産率。更重要的是,“十三五”期間戶籍制度改革的落實有望在中長期釋放出巨大的增長潛力,推動內需增長、勞動參與率的提高和勞動生産率的改善。

  綜上,得益於逆週期宏觀政策發力,預計四季度經濟增速有望企穩,與三季度大體持平。預計2016年穩增長政策效果顯現,經濟改革或取得實質性進展,經濟增速在連續放緩後可能企穩。

  自2014年11月開啟降準降息週期,一年來央行已經連續5次降息,數次降準,市場流動性相對寬鬆。預計2016年貨幣政策繼續保持寬鬆立場,無風險利率繼續下行,股市估值繼續上移。預計2016年上半年央行還將對稱降息一次,全年可能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共600個基點。隨著基礎貨幣擴張放緩,下調存款準備金率有助於提高貨幣乘數,貨幣供應量增速保持在合理水準。

  以11月30日收盤價計算,上證指數市盈率為14.60,中小板市盈率為57.53,較10月份略有提升,較6月股市波動發生前估值分別降低29.88%和27.90%。目前,滬指估值與2008年金融危機時期大致相當,估值相對合理。儘管兩輪股市下跌,中小板風險部分釋放,但中小板估值仍較高,市盈率是2008年的3.05倍。

  三大股指期貨對應的現貨指數估值也不盡相同,上證50、滬深300、中證500估值分別為9.22、11.99、41.75,其中上證50、滬深300估值處於相對低位,而中證500估值相對較高。

  股指合理估值為股市上漲提供反彈依據,不同指數間估值差異為不同合約間套利提供支援。

  就時間點來看,12月美聯儲加息概率提升至70%以上。美聯儲加息靴子落地後,人民幣貶值壓力和資本外逃壓力有望得到緩解,市場利空出盡,股指或繼續展開上攻行情。

  短期來看,本輪反彈自2850點至3678點以來,滬指上漲接近30%,中小板上漲41%,創業板上漲63%。儘管以創業板為代表的成長股長期趨勢向好,但經歷近兩個月大幅反彈之後,市場累積了較多獲利籌碼,加之年底各路資金趨於謹慎,機構投資者進入年底利潤兌現期,繼續強烈做多動力不足。同時,在近期行情中,主力培養市場持股習慣的意圖已經初步實現,短期指數或將進入震蕩期,滬指震蕩區間預計在3300點至3600點。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