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源現象”:資源型城市經濟結構調整的典型
- 發佈時間:2015-12-10 12:15:02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長春12月10日電 未來5年,“十三五”規劃中提到的結構調整,無疑是當下經濟生活中很難、很重、很熱的話題,而經濟週期與結構調整的慣性思維,往往使一些地方錯過調整機遇期。經濟形勢好時,調整的幹勁兒不足;經濟形勢差時,調整的心氣兒不夠。其中,資源枯竭型城市該怎麼調,更是一個難題。
上世紀90年代中期,吉林省遼源市陷入資源危困、經濟危機之中。這座130萬人口的“煤城”,下崗職工14.7萬人,登記失業率20%,城市低保人口占全市總人口近四分之一。“經濟最低谷時,整個城市幾乎陷入癱瘓!”遼源市委書記吳蘭追溯往事,像在講述一個遙遠的噩夢。
十多年過去了,一個“政府聚焦繪藍圖、民營經濟唱主角、市場基因被激活”的發展軌跡,凸顯著這座資源型城市的堅守與突圍。“過去佔經濟總量70%的煤炭工業,現在佔比還不到7%,登記失業率降到3%左右,城市低保人口下降近60%!”吳蘭隨口説出的一組數字,足以印證遼源市成功轉型的“鳳凰涅槃”。
堅守:換屆不“變焦”,一張藍圖繪到底
如果説經濟復蘇創造了資源型城市轉型的“遼源現象”,當年一起下崗工人盜竊飼料的心酸故事,則是這個礦區城市深陷資源枯竭困境的典型樣本。
1994年,當地一家飼料廠倉庫麥麩被盜。公安機關很快就“人贓俱獲”——偷竊者家的悶鍋里正蒸著麥麩團團,全家人眼巴巴地等著這頓“晚餐”。下崗工人偷飼料糊口的故事,在遼源流傳甚廣,甚至驚動了中央高層。
遼源是一個典型的資源型城市,原煤産量曾經接近全國總産量4%。自1990年起,受資源危困、經濟危機的雙重擠壓,該市連續十一年經濟徘徊不前,增長率僅為2%-4%,財政收入在吉林全省墊底。
如何擺脫資源枯竭困境,實現産業結構調整和全面轉型,由此成為一個跨世紀的“大考”,擺在了遼源市歷屆黨委和政府的面前。
記者查閱近十年遼源市政府工作報告,以及各屆“主官”講話,幾乎每屆政府都是換屆不“變焦”,對轉型之初和成為國家“轉型試點城市”後所確定的發展規劃再“聚焦”一張藍圖就這樣被描繪到今天。
“過去煤炭是老大,算得上是‘一柱擎天’,現在已替換為兩大主導産業、三大優勢特色産業。”遼源市發改委主任李長祥告訴記者,2012年接續産業規模就已取代煤炭,佔全市工業總産值近80%,實現了産業結構“乾坤大挪移”。
在遼源博大制藥有限公司新産品展示廳,副總經理路興海將記者引到企業宣傳板前,指著上面的圖片挨個誇獎道:“這幾任市領導都來過我們公司,支援我們發展,不是換一個領導就換一個熱點、換一屆黨政班子就換一個打法。”
遼源市工信局副局長劉忠安感觸最深的是,“轉型之初産業定位準、成長性強,歷任黨政領導聚焦産業發展,又不過多干預市場,才有遼源今天的新形勢”。
“當一任市委書記如果捨不得用五年打基礎,奢求任期內新興産業成為支柱是不現實的。”曾任遼源市委書記的吉林省人大財經委主任趙振起直言,資源型城市轉型不能搞“快餐經濟”,重速度、輕品質往往會迷失方向。
自去年以來,東北經濟持續下行,遼源市一些企業融資陷入困境。“經濟下行時期,政府更不能‘挂空擋’,可以通過服務,幫助當地企業低成本快速進入新市場。”遼源市金融辦副主任宋立軍統計,當地政府集中幫助200多家企業辦理房照、消防、土地等相關手續,避免因手續不全造成融資困難。
“去年7月到現在企業融資超過10億元,政府推動主導産業,幫助企業作擔保,開發區沒有企業因為資金鏈中斷影響生産。”遼源市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主任劉運佳説。
突圍:企業家“出走”爭論的背後
2005年,遼源市加入首批國家資源枯竭型城市“陣營”,並在2008年成為首批“轉型試點城市”。在這個過程中,如何尊重企業家創新精神和市場遠見,體現的不僅是一個城市的胸懷和態度。
近日,記者在遼源採訪時遇到了一場爭論:吉林利源精製股份有限公司決定將企業三期建設項目——軌道交通整車生産基地設在瀋陽,尋求更大的市場發展空間。當地部分老幹部上書市委主要領導,説可不能讓這個大項目“花落別家”。
“雖然我們沒少扶持這家公司,大項目也會增加稅收和就業。可企業已經長大了,要幫助企業發展算大賬,不能老打自己的小算盤!”市黨政領導耐心統一大家思想,最終還是選擇了支援企業“走出去”。
“如果沒有政府的扶持,我們肯定發展不到今天。”爭論“當事人”利源精製股份公司董事長王民説。這次引發爭論的項目,就是他與日本企業合作建設的軌道列車車輛製造項目,標誌公司從鋁型材加工向高端裝備製造企業邁進。
王民是靠經銷鋁合金門窗起家的轉業軍人。早在2000年,王民幾乎每年都會結伴到歐洲考察鋁型材市場。一個意外的機會,他發現歐洲工業鋁型材市場廣闊。借助國家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東風,他在政府擔保貸款的扶持下,購買6台大型擠壓機,從最初加工鋁合金建築幕墻,到生産蘋果筆電外殼,再到軌道列車用車頭、車體、寶馬轎車保險杠,再到變徑無縫管……利源精製公司逐步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
和王民一樣,吉林麥達斯鋁業公司總經理王嘉欣同樣富有市場遠見。他接手的設備落後、停産欠薪的遼源鋁材廠,已經發展成為設備先進、競爭力強的上市公司吉林麥達斯鋁業公司。其間,這位1990年就當上鋁材廠廠長的“能人”,也從國企改制、中外合資到外商獨資的産權制度變化中,實現了從生産管理者向職業經理人的華麗轉身。
為走出困境,王嘉欣當年根據鋁材廠實際,選擇了鐵路鋁型材項目。因老廠房面積不夠,需要另選新址建廠房,至少需要投資1億元。“我們只好合資,合資咱們只佔5%,多了拿不出來。”他回憶説。
1999年簽訂設備訂單,2001年7月份投産,2004年在新加坡創業板掛牌,2005年生産第一批60多列國産化的動車組型材……麥達斯鋁業産品國內市場佔有率達到78%左右,國際市場出口的訂單佔80%以上。
和高精鋁加工業一樣,遼源接替産業大多並非“無中生有”,而是當地“以商招商”結果。這樣既繼承了傳統優勢,又著眼于新興産業,特別是一些富有遠見的企業家長袖善舞,使資源枯竭型城市,産業環境逐漸得到培育和發展。
有數據表明,民營經濟已成為遼源市最具活力的經濟增長點,全市民營企業繳納稅款從2010年的7.2億元,增加到2014年的13.24億元,年均增長16.4%,佔地稅收入的比重達到了80%以上。
轉型:市場基因催生創業潮
新中國成立初期,遼源市為解決煤礦職工家屬就業和發展當地工業經濟,不斷到上海學經驗引進人才,推動了當地輕紡工業為主的輕工業發展,贏得了東北“小上海”美譽。
74歲的董文喜是遼源市第一批到上海學習織襪技術的學員,退休後創建了天馬襪業,沒幾年就兼併了他工作大半輩子的遼源市第二針織廠。如今,這家企業擁有500多臺織襪機,近千名工人,年産值近億元。
“當時市裏還請了一批上海師傅。沒幾年,咱這裡就有了部優産品,企業職工人數最高達到3000人。”董文喜説。
像董文喜這樣的第一代織襪人漸漸離開了熱鬧的車間。一批80後、90後襪業小老闆成長起來。東北襪業園副總經理朱貴新告訴記者,遼源襪業園已經成為小微企業和大學生創業的主要陣地,“2009年開始大學創業計劃,目前已經有131位大學生達到了近百台織襪機的規模,成為襪業發展的生力軍”。
來自河南安陽的張軍濤現有24台襪機、16名職工。大學時期,他就來到襪業園實習,在學習的同時做好了創業的準備。
依靠紡織傳統,遼源市成立的東北襪業園入駐企業已經集聚到636戶,年産23億雙襪子,形成了“南有諸暨、北有遼源”的産業格局。
在遼源市採訪,記者遇到了嘉利達全球總裁弗蘭茲·康納茲。總部設在德國的嘉利達公司全球共有21家企業,在遼源設廠的主要原因是這裡原材料供應充足、勞動力相對低廉,同時化學、能源等有充足供應。而後兩者恰恰又是資源型城市的既有優勢。
康納茲説:“作為外國人,我和政府打交道不是和某一個人打交道。遼源有比其他地方更好的政府合作關係,和地方政府擁有可信賴、可持續的關係,這一點對企業來説很重要。”(記者劉荒、齊海山、梁書斌、王炳坤、辛林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