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9月29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別再揪著李嘉誠不放了

  • 發佈時間:2015-12-10 09:44:07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昨日有媒體報道稱前陣子“跑”了的李嘉誠又回來了。原因是,李嘉誠參股的新加坡某公司,12月8日在上海達成了一樁成交價高達30億元的寫字樓收購案,買下位於陸家嘴的東亞銀行大廈。這種無稽之談仍大行其道,真是莫名其妙。

  且説這家所謂李嘉誠參股的公司,並非李嘉誠“嫡系部隊”。李嘉誠旗下長江實業僅是該公司第四大股東,持股7.84%。就此其實很難判斷購買上海寫字樓,是否出於李嘉誠的意志。就商業邏輯來講,若李嘉誠本人想購買這幢寫字樓,更應由旗下公司直接出面交易才對,不必搞得如此神秘。特別是此前撤資傳聞已鬧得沸沸颺颺的背景下,由自己出面買下內地物業,豈不是更有説服力?

  再説,這家公司也不是這次才出手購買內地物業。2個月前,由這家公司運作的一隻私人基金,便已斥資28.5億元購入上海鉑金大廈。公司相關人士表示,在上海尋求物業收購已久。這且不説,花那麼多錢購買物業,從尋找標的到交易完成,一般不可能很快。這意味著,各方在相關交易之前就已進行接觸、洽談。而李嘉誠“跑”了的論調甚囂塵上,也就這幾個月。如果李嘉誠借手持股公司收購內地物業,豈不反證其並無“逃跑”之意?更何況,對於撤資等論調,李嘉誠本人已進行正面回應。

  李嘉誠哪怕真的從內地撤資,只要合乎法規,也不該受質疑。資本無國界,對於商人來講,賺錢是他的本能,對投資者負責是他的義務。對“撤資説”發改委有關負責人更多強調的,是怎樣營造更加法制化和國際化的營商環境。反倒有些所謂專家、智庫的言論,顯得並不理性。事實上,國內應當警惕的不是資本和投資的正常流動,而是有些官員為一己私利,在招商引資時上下其手,大搞官商勾結。

  任何報道和批評,都應從事實出發,客觀呈現,就事論事,而不應為了吸引眼球而大肆渲染,妄加猜測。李嘉誠“跑”了既然是空穴來風,李嘉誠“回來”了,當然更是無稽之談。我們也不能被這種似是而非的報道,牽著鼻子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