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3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焊工,向世界證明自己!”

  • 發佈時間:2015-12-10 05:53:24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金牌!終於拿到金牌了!”巴西聖保羅時間2015年8月16日9:50,在第43屆世界技能大賽焊接項目全部評委亮分完畢後,我國焊接項目技能教練組組長、中國十九冶集團有限公司高級技師周樹春在觀摩室裏悄悄低下頭,抹了一把眼淚。此刻,他內心百感交集,曾經與金牌失之交臂的不服、無數個日夜的艱苦集訓、第三次參賽的巨大壓力……

  周樹春告訴記者,世界技能大賽焊接項目代表了當今世界的最高焊接技術水準,經過三屆比賽後,他的團隊終於實現金牌零的突破。“這塊金牌,我們志在必得,我們要連拿三塊金牌。這就是中國焊工,向世界證明自己!”周樹春説。

  志在必得奪金牌

  周樹春今年41歲,參加工作25年來,熟悉他的人都這樣評價:“他是一個踏實勤奮、善於鑽研、肯動腦筋的年輕人!”這位年輕的專家是我國第41、42、43屆世界技能大賽焊接項目技能教練組組長。與人們印象中年紀較大、不茍言笑的教練不同,他語氣溫和,細心中帶著幾分堅持。

  “參加第41屆世技賽時,我們還沒有摸清國外隊伍的實力,對獎牌沒有抱太大的希望。很多國家也不把我們放在眼裏,認為我們不會取得好成績。出人意料的是,首次參賽就把銀牌捧回家了,士氣大振。”周樹春告訴記者,2011年初次參賽可謂手忙腳亂,比賽僅有7個月備戰時間,比賽指定的設備、材料無法及時進口到位,選手從未接觸過鋁合金和不銹鋼材料的焊接。“我從22個備選方案中摸出了73套工藝參數,在短時間內把選手的水準突擊到位。”周樹春説。

  首戰告捷後,他暗下決心,第二次參賽,一定要把金牌捧回家。沒想到,次年在德國萊比錫舉行的第42屆世界技能大賽中,因對某個部件進行了二次焊接,國外裁判將該環節中的不銹鋼零部件焊接評定為0分。“因為這一個0分,我們只拿到了第五名。我感到不公平、不服氣,我們必須用無可挑剔的表現在下次比賽時把金牌奪回來。”鎩羽而歸後,周樹春立下誓言。

  結束第42屆世技賽相關工作後,周樹春從生産一線選拔出一批優秀的年輕選手參與培訓。2014年9月底,懷揣著爭金奪冠、為國爭光的夢想,他帶著四名選手來到位於北京的集訓基地,開始為第43屆世技賽做準備。世界技能大賽焊接項目競賽內容為組合件、壓力容器、鋁合金結構和不銹鋼結構四個模組。在接到競賽項目圖紙後,周樹春充分發揮釘釘子精神,刻苦鑽研:白天陪選手訓練;晚上擠時間認真鑽研競賽項目,親自試驗各種焊接參數和焊接順序,力爭在最短時間內,將最優焊接工藝傳授給選手。

  面對高強度的訓練,周樹春早已將休息拋之腦後,身體也連連向他敲響警鐘。眼看比賽日子越來越近,他卻在賽前兩個月罹患甲狀腺腫瘤,需立刻手術。“哪還有時間做手術?比完賽再説。”此時的周樹春完全顧不得身體安危,在領導安排下,他才“被迫”登上了手術臺。

  住院期間,周樹春通過手機登錄基地監控系統,繼續觀看選手訓練並用電話溝通訓練問題。身體稍有好轉,他便堅持每日到集訓車間指導選手。就在起程前往聖保羅參賽的前20分鐘,他還在基地進行試驗分析,力爭達到最佳焊接效果。

  這一次,他終於如願:在世技賽焊接項目中,所有裁判對我國選手的技術心服口服,金牌實至名歸。“這些年,我教出的200多名焊工大都取得了高級工以上職業資格,帶隊參加國家級、省級比賽奪得金銀牌20多塊;培養的選手在世界技能大賽中獲得1枚金牌、1枚銀牌、1個優勝獎。”周樹春臉上寫滿了自豪。

  勤學苦練成專家

  很難想像,這樣一位技藝精湛的專家並非科班出身。“我16歲就頂替父親,成為一名工人。電焊是一門技術,學好了,這輩子就可以憑技術吃飯了。”抱著這樣的心態,年紀輕輕的周樹春走進了車間。

  經過短短三個月的學習,周樹春對電焊産生了濃厚的興趣,“小小的焊條能焊出這麼好看的紋路,我看著師傅操作,覺得很神奇”。三個月後,周樹春便開始獨立操作。焊工班的師傅驚訝于他的悟性,建議他轉入鉚釘班多與鋼結構的零部件打交道,增加焊接量。就這樣,周樹春在鉚釘班幹了一年,“真的感覺上手了”。

  從此,焊槍成了周樹春形影不離的“伴侶”。從來沒有接受過專業學習的他勤勉努力、虛心好問,白天忙幹活,晚上學理論。多年來,他自學並熟讀了幾十本專業書籍,讀書筆記達數十萬字;先後掌握了12種國際國內前沿焊接技術,提煉總結出13種焊接操作方法;他還承擔11項國家重點工程施工技術攻關、人員培訓、上崗考核、工藝評定的編制及現場技術指導,為企業創造經濟效益600萬元。

  攻堅克難創奇跡

  除了當好教練、專家,周樹春更是一名好焊工,把自己掌握提煉的方法充分運用到實操環節,在生産一線大為推廣。因此,多個項目中都流傳著他攻堅克難的小故事。

  2005年4月,四川攀枝花市白馬球團工程核心部位回轉窯,正在緊張安裝中。這一窯體焊接直徑5米,壁厚40毫米,共5道焊口。因焊接工程量大、工期緊,且窯體不能轉動,常規的焊接技術根本行不通。周樹春臨危受命,帶領7名焊工連班作業,吃住在現場。通過探索試驗,他們採用藥芯焊絲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進行焊接,僅用5天時間,便圓滿完成全部任務,焊口品質檢驗合格率100%。甲方和業內專家對周樹春等人的高超技能讚不絕口,連稱“創造了奇跡”。

  2007年,十九冶集團接到了海外項目——巴布亞紐幾內亞瑞木鎳鈷礦漿管道鋪設工程,周樹春帶領18名焊工前往當地。“瑞木礦漿管道是世界上直徑最大的礦漿管道,我也是首次接觸這種管道,需要查閱很多資料,與工程師、專家研究相關工藝,還要到別的單位去取經。”周樹春在順利完成了實操後,又教會了其他17名焊工。2008年5月,他們起程前往巴布亞紐幾內亞,一待就是一年半。

  “當地天氣很惡劣,在雨季,瓢潑大雨常常不期而至。我們管道通過的地方有沼澤、河流、公路,尤其在穿越公路時,還需要翻譯和當地人充分溝通,以免産生衝突。”周樹春向記者列舉了工程的艱難之處。憑藉吃苦耐勞、不服輸的精神,周樹春結合現場地質、氣候條件,通過數百次的實驗,精確計算出焊接電流電壓、焊接速度、送絲速度、焊絲伸出長度等參數,成功創造出管線鋼焊接新工藝,將礦漿管道每道焊口的焊接時間由3小時縮至40分鐘,把一年半的工期縮短至一年,再一次創造出業內奇跡。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