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3個月85隻信託産品“早退”

  • 發佈時間:2015-12-10 01:29:37  來源:金陵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金證券記者 管偉

  近期,存量信託産品提前結束的現象加劇。曾經的“香餑餑”,正面臨清盤的尷尬。Wind數據顯示,今年8月至11月間,信託行業共發佈85條提前結束公告,而在去年同期只有60條。對於存量信託産品的早退,愛建財富分析師蔡俊表示,融資成本下行使得信託公司展業利差逐漸縮小,供需兩端的重新配置資金的意願強烈,這也是信託産品提前清盤的主要原因。蔡俊表示,事實上,存量信託的提前清盤潮也從側面反映出項目的資質要比以前更加過硬。

  信託産品規模收益雙降

  對於存量信託産品的提前清盤潮,多位信託業人士在接受《金證券》記者採訪時透露,在提前結束的産品中,基礎産業信託産品佔據相當大比例。

  中國信託業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三季度末,資金信託在基礎産業領域的配置規模為2.7萬億元,相比二季度末的2.74萬億元,環比減少1.46%。

  規模的下降帶來了收益的下降。來自中國信託業協會的數據顯示,今年三季度,信託年化綜合實際收益率為7.30%,較二季度末回落3個百分點左右,年化綜合實際收益率從今年一季度反轉上升以後再次下降,2014年四季度為7.52%,2015年一季度為8.11%,二季度達到10.19%。

  一家第三方信託銷售機構人士告訴記者,由於資金面的寬鬆,利率下行之中,目前投資者對於終端市場上的産品的預期收益率也在下降。

  低息融資渠道層出不窮

  一家信託公司的項目經理在接受《金證券》記者採訪時表示,“現在,融資方不斷壓低資金價格,此外,眾多的金融機構‘搶食’,我們為了保證盈利,自然會下調信託産品收益率。”

  愛建財富分析師蔡俊在接受《金證券》記者採訪時分析表示,目前企業有多種低息融資的方式,一是政府渠道拿到低息置換債,二是商業銀行貸款,三是政策性銀行主導的平滑基金,都是企業的低息融資渠道。

  蔡俊解釋,今年中央力推地方債務置換,融資成本降低,一些地方平臺考慮以此募資。此外,政策性銀行主導的平滑基金是地方平臺融資的新手段,由財政設立平滑基金,再置換高成本、短期限的存量債務。而最直接的,則是銀行貸款利率的下行。儘管經濟下行壓力猶存,但部分銀行還是放寬了商貸要求,一些過硬的企業可以拿到更低廉的資金。

  面對這輪洶湧的存量信託提前清盤潮,許多投資者表示出擔憂。

  蔡俊表示,事實上,目前來看,信託計劃還是當前固收資産裏非常安全的品種。儘管有個別項目出現違約風險,但整體看,如果産品有足夠的增信措施,並通過正規渠道購買的話,一般來説風險並不大。

  ◆連結

  房地産類信託成撤資大戶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來,68家信託公司共發佈提前清算公告205起,涉及近200隻479億元規模的信託産品。其中,一度風生水起的房地産類和政信類産品成為“撤資”大戶,共清盤近70隻240億元,佔全部提前兌付量的“半壁江山”。

  北京某中型房地産管理人士也透露,“自己所在的公司,上周正著手拿自有資金提前兌付明年到期的近5億元信託貸款。”

  用益信託分析師帥國讓認為,房地産信託佔比較高在情理之中,畢竟房地産信託本身規模佔比就比較大。一般來説,房地産信託週期為兩三年,而2013年末,房地産信託餘額規模站上萬億高峰,佔資金信託規模的比例達到10%。而中國信託業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三季度末,資金信託在基礎産業領域的配置規模為2.7萬億元,相比二季度末的2.74萬億元,環比減少1.46%。

  帥國讓直言,“以年中監管層清理場外配資為例,公開數據顯示,當時有近8000億傘形信託産品,如果三分之二的産品被強制清盤,以平均每單3億的産品規模為例,整個下來也有近2000隻被迫提前終止。”

  經濟參考報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