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經濟壓力大 鋅鉛價格難好轉

  • 發佈時間:2015-12-09 22:30:49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銀河期貨研發中心廖凡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期,美聯儲官員持續發表加息言論,12月份加息態度更加明確,美元指數震蕩走強且衝擊100大關;國內經濟數據表現不佳,市場對於政府調控政策抱有懷疑情緒,大宗商品的寒冬仍然在持續,鉛鋅市場價格或難好轉。

  美元指數持續偏強國內經濟難好轉

  11月4日,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公佈報告稱,10月份美國ISM服務業指數上升至59.1點,創下三個月以來的最高水準,相比之下9月份為56.9點。美國勞工部數據顯示,美國10月非農就業人口增加27.1萬人,預期增加18.2萬人,前值下修至增加13.7萬人。該數據為年內最佳表現。

  同期公佈的美國10月失業率5.0%,創2008年以來新低,預期5.0%,前值5.1%。11月18日美聯儲公佈的10月議息會議的會議紀要表示,大部分委員認為,在12月提高利率“可能是合適的”。

  美聯儲12月底加息時間臨近、概率加大,使得美元指數表現搶眼。截至11月20日,當月美元指數漲幅2.2%,市場對於加息顯然極有信心。

  歐元區方面,11月2日公佈歐元區10月Markit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終值為52.3,好于預期且位於榮枯線上方;歐洲央行公佈的10月CPI數據,0%的數據與預期持平,但略高於前值-0.1%。從近期的CPI走勢來看,今年歐元區的CPI僅有4個月呈現正增長態勢,9月份CPI在經歷了連續4個月的正增長之後出現負增長態勢。歐洲央行10月會議紀要顯示,預計通脹達到目標的時間可能將延緩,必要時將在12月採取行動,歐元區寬鬆政策在CPI達到通脹目標前仍有加碼可能。

  數據顯示,中國10月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為49.8,略低於市場預期的50;10月官方非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為53.1,較前值的53.4有所下滑。11月10日,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顯示,中國10月CPI同比增長1.3%,預期增長1.5%。中國10月PPI同比下降5.9%,連續第44個月下滑,與預期相當。

  國內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一直不斷,但經濟並未得到好轉,國內持續低迷的態勢使得市場憂慮國內需求下滑帶來的大宗商品過剩問題。從目前來看,後期國內經濟增速或將繼續下滑,大宗商品宏觀面壓力很難消除。

  市場悲觀情緒蔓延鋅價或長期低迷

  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國內10月份鋅精礦産量38.82萬噸,同比大幅減少15.2%,而且下降幅度有所增加。1~10月累計鋅精礦産量398.91萬噸,累計同比減少9.21%,較同期明顯下滑。由於鋅價持續下跌,導致國內礦山虧損幅度擴大,很多中小礦山選擇停産來度過“行業寒冬”。

  從海關總署數據來看,我國依然大量依靠鋅精礦進口來彌補國內礦供應的不足。部分冶煉廠認為進口礦加工利潤較高,也有傾向於採購進口礦,其中廣西、陜西等地今年鋅精礦進口量明顯增加。

  從國內整體原料供應來看,國內礦略顯緊張,進口礦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但如果國內礦山持續減産,冶煉廠採購仍將面臨較大困境,後期鋅産量也受到一定限制。

  2015年10月國內精煉鋅産量為52.89萬噸,同比小幅增加0.85%,增速明顯下滑。1~10月累計精煉鋅産量515.41萬噸,累計同比增速8%。精煉鋅産量增速下滑有兩方面原因,一是鋅價快速下跌後,冶煉廠開工意願減弱;二是不少冶煉廠在今年滿負荷運作,産量難以再提升。

  國內精煉鋅産量繼續增長的概率不大,但從環比數據來看,或仍維持在50萬噸附近高點。

  11月20日,國內骨幹鋅冶煉企業達成聯合減産意向,計劃減産50萬噸來面對大宗商品寒冬。但目前並無具體的減産計劃,後期是否能帶動中小冶煉企業一起減産挺價仍有待考驗。

  近期進口鋅盈利窗口持續存在,使得精煉鋅進口在下半年呈現增加態勢。進口鋅供應量對比國內産量仍然不佔主要地位,進口鋅主要是價格較低,對市場價格造成一定衝擊。

  10月份國內鍍層板産量達431.54萬噸,同比減少2.36%,延續9月份以來負增長態勢,而且進一步下滑。1~10月鍍層板累計産量4355.62萬噸,累計同比增長4.92%。國內宏觀經濟整體偏弱,製造業困局明顯,使得鍍鋅行業同樣陷入低迷。從目前國內經濟形勢來看,高速增長光環已然褪去,鍍層板産量或繼續小幅下滑。

  截至11月20日,LME鋅庫存為550900噸,SHFE鋅庫存為174433噸,合計725333噸,較10月小幅減少16584噸,減少幅度不大。近期LME鋅庫存仍在持續減少,但幅度有限。總的來看,去庫存化仍在持續進行,但效果仍然不明顯。近期鋅價受宏觀面影響較大,對於庫存變化不敏感,只有當庫存總量降低到一定程度後,才能對鋅價造成積極影響。

  供需略改善鉛價或獲得支撐

  國際鉛鋅研究小組數據顯示,9月份全球精煉鉛産量83.55萬噸,全球精煉鉛消耗量82.46萬噸,供應小幅過剩1.08萬噸。2015年1~9月全球精煉鉛累計産量757.1萬噸,1~9月全球精煉鉛累計消耗量754.3萬噸,1~9月累計過剩2.8萬噸。9月精煉鉛産量和消耗量較去年同期仍大幅下滑,環比也有所減少,供需雙降的趨勢並未改變。1~9月精煉鉛累計小幅過剩,差于去年同期表現。目前來看這種供需雙弱的局勢將持續,全球經濟整體低迷對行業負面影響明顯。

  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我國10月份鉛精礦産量17.76萬噸,同比大幅減少23.2%,降至近年來最低位。國內鉛精礦産量驟減,使得國內鉛精礦緊缺跡象更加明顯。國內只能依靠大量進口鉛精礦來滿足需要,進口礦地位更加重要。9月份鉛精礦進口量已大幅增加,顯示國內冶煉廠已提前做好一定準備。國內鉛精礦緊張跡象或持續,未來原料端將繼續呈現適度緊張。

  我國10月份精煉鉛産量為32.21萬噸,同比下降7.17%,與9月下滑幅度相當。7~10月國內精煉鉛産能基本維持在32萬噸附近,較前期高峰有所下滑,但已下降到低點,繼續減産的空間相對有限。受到鉛精礦供應限制,國內精煉鉛冶煉企業普遍開工率不高;環保政策持續嚴厲,中小冶煉企業生存艱難,去産能化取得階段性進展。綜合來看,國內精煉鉛産量仍將繼續維持在低位,但産量再度減少的空間不大。

  全球精煉鉛顯性庫存仍處於小幅下滑中,截至11月20日,LME鉛庫存為133000噸,SHFE鉛庫存為13829噸,其中LME鉛庫存較上期報告減少15600噸,SHFE鉛庫存變化極小。全球精煉鉛産量持續萎縮,使得交易所庫存逐步下滑,庫存總量已降至近年來新低。鉛去庫存化取得一定效果,後期將逐步對行情産生積極影響。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