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打通多港分卸服務外貿“最後一公里”

  • 發佈時間:2015-12-09 11:25: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劉 新 施向軍

  日前,經過江蘇、上海、天津、廣東、山東等地檢驗檢疫專家的現場評審,江蘇張家港檢驗檢疫局承擔的《多港分卸港口鑒定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的研究與應用開發》順利通過驗收。 多港分卸是張家港口岸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一個新的物流形式。受長江航道水深影響,載重量較大的巴拿馬型船或好望角型船必須在國內兩個以上相關港口減載部分貨物以減小船舶吃水,然後再將剩餘貨物運抵長江沿線的最終目的港。期間,常會發生跑、冒、漏、滴等現象,再加上計重方式的差異,給企業帶來不必要的影響和損失。對此,張家港局在全國質檢系統率先研發多港分卸港口鑒定公共技術服務平臺,應用二維碼掃描技術對減載船舶進行施封、拆封,並通過開發智慧移動端應用和視頻監控,實現全程實時監管,從而實現多港之間檢驗鑒定工作的一體化,有效維護了企業的合法權益。 外貿企業的愁與憂 坐落于長江南岸張家港境內的中糧東海(張家港)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糧東海)是一家特大型糧油綜合加工企業,每年需從巴西、阿根廷和美國等國進口大豆約250萬噸。鋻於對國際航行市場上運費、船期、船況等綜合因素的考慮,該公司一般租用載重量在6萬噸至7萬噸的巴拿馬型幹散貨船來運載大豆進境。 一般情況下,運輸方大多采用船到船的過駁作業方式,將大豆從一程船上減載到二程船上,因此要當場對所減載的大豆實施衡器計重是不可能的,只能進行水尺計重。由於大豆貨值較高,國際上普遍採用衡器計重方式對其實施重量鑒定。按照國際慣例,水尺計重的允許誤差為5‰,而衡器計重的允許誤差一般為2‰至3‰。鋻於此,雖然中糧東海與保險公司簽訂的保險合同上規定進口大豆的免賠率為2.5‰,但保險公司一般只承認衡器計重的結果,對經水尺計重方式確定的在5‰以內的短重一般不予理賠。 “據統計,僅2014年,我公司自行對減載大豆實施衡器計重所得結果比檢驗檢疫局的水尺計重結果就短少了2700余噸,損失近700萬。雖然該公司就這部分損失向保險公司提出了理賠申請,但由於上述原因卻沒能成功。”中糧東海副總經理付中水錶示,“因此,我們迫切希望檢驗檢疫機構能夠設法改變進口減載大豆的計重方式,對整船進口大豆實施衡器計重,盡最大可能減少我們企業原本可以挽回的經濟損失。” 創新譜就新篇章 為滿足企業發展需求,促使多港協作更加緊密、更加規範、更加科學,2010年,張家港局主動牽頭,聯合舟山檢驗檢疫局、中糧東海(張家港)有限公司等相關企業,研製開發“多港分卸港口鑒定公共技術服務平臺”,致力研究如何使減載口岸卸離一程船的進口大豆在減載及轉運的整個過程能夠得到有效的監控,最大限度加快疏港速度,最大限度減少企業損失。 近年來,張家港局鑒定人員多次趕赴浙江、山東等地口岸進行調研,與減載口岸的檢驗檢疫機構、港務部門、代理單位進行廣泛交流,共同探討將原來兩港合作的水尺計重改為實施衡器計重的可行性。減載口岸的檢驗檢疫機構也多次派員赴張家港,對中糧東海進行實地考察,並與張家港局就企業卸貨、計重和監控設備、設施以及管理體系等進行深入探討。同時,每年對5船次涉及減載的進口大豆分別實施水尺計重和衡器計重兩種模式,並對結果進行比對。 “經過多方調研和探討,我們共同發佈了減載大豆重量鑒定協作備忘錄,對減載作業過程的監控、每一艘二程船裝貨完畢後的加施封識情況、二程船運抵最終目的口岸後的啟封、減載大豆在最終目的港卸貨作業的監控以及衡器計重等各個環節都作了明確規範,為正式啟動進口大豆重量鑒定管理新模式打下了紮實基礎。”張家港局鑒定科科長隆文華表示。 模式效應不斷放大 據張家港局副局長樊惠良介紹,該項目的成功研發,進一步完善了多港分卸重量鑒定模式,還取得了一項多港分卸軟體著作權、多港分卸資訊管理系統和方法發明專利以及一種二維碼封條、減載二程船遠端實時監控儀、核定船舶裝載攜帶型觀測器三項實用新型專利。此外,每增加一對多港分卸口岸,相關企業每年可以從中受益500萬至1000萬元。 “作為該項目的第一受益人,我們不僅排除了分卸過程中的短重風險,縮短了船舶靠泊時間,提升了港口作業效率和物流管理水準,而且在對外結算、對外索賠方面贏得了主動。”付中水高興地説。近3年來,通過多港分卸港口鑒定公共技術服務平臺,中糧東海節省滯港時間7920小時,挽回經濟損失3000多萬元。 多港分卸大豆計重模式的成功轉型,尤其是多港分卸港口鑒定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的成功研發,不僅提高了計重精度,還大大提升了從減載港至目的港的監管有效性,更為企業提高了信譽度。中國太平洋財産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經過嚴格的保險分析,對採用多港分卸港口鑒定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的企業主動降低保險費率,從原來的0.8‰降低到0.72‰,減載貨物的免賠率也從3‰降到1.5‰,每年為企業節省近100萬元的保險費。 目前,多港分卸鑒定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已在浙江、上海、山東以及連雲港等多個省內外口岸推廣運用,多港分卸計重模式也從從進口大豆推廣到鐵礦砂、菜籽、煤等大宗散貨,從中糧東海推廣到江蘇沙鋼集團、永鋼集團、江海糧油等相關大型企業。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