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年末理財,學會這4招足矣

  • 發佈時間:2015-12-09 01:29:48  來源:金陵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距2016年只剩一個月,年末是理財的好時機,各類機構為攬儲將爭相抬高産品收益。不過,年末理財也存在一些陷阱或誤區,當面臨一個理財平臺時,投資人應切記注意分辨是“餡餅”還是“陷阱”。

  專家建議,理財産品除了關注年收益率、投資期限外,更要關注理財産品的“出身”,關注自己的資金安全,學會以下4招,做好自己的年末理財規劃。

  挑選“假日理財”産品

  2015年接近尾聲,理財市場跨年之戰已經開戰。

  央行的連續“雙降”,不管是銀行理財産品還是網際網路金融理財産品,都難逃收益整體下滑的命運。從各大銀行推出的短期理財産品看,目前預期年收益率普遍在4.4%以下。

  年末是銀行攬儲的高峰,在此時節,專屬節日的短期理財産品將蜂擁而至。這些産品的普遍特點,就是期限通常在4-12周左右,收益率在2.5%-3.5%區間。存續期因跨越聖誕、春節假期,被包裝成“假日理財”産品。

  有銀行理財經理就表示,大環境不同了,肯定沒法和去年同期動輒5%以上甚至6%的年化收益相比。“4.5%以上就不錯了”,從數據看,一些國有大行的産品預期收益甚至都在4%左右徘徊。

  愛建財富認為,投資者可考慮靈活運用手上閒置資金投資。由於資金偏緊,銀行通常會在年末提高理財産品的收益以回籠資金,出現理財收益“年末翹尾”的現象。

  但今年央行連續幾次的降準降息,銀行理財産品收益每況愈下,讓如此好光景再難出現,但還是會有不少銀行在元旦或春節前後推出節假日專屬理財産品,投資者可以多加關注。

  融360理財分析師提醒投資者,年末購買銀行理財産品還要注意流動性風險,投資者需要擦亮眼睛,切勿貪小便宜,要把資金安全放在首位。

  資金預留開支

  年末是家庭支出的高峰。耶誕節、置辦年貨、壓歲錢、年假旅行等,資金不能靈活週轉,將極為不便。

  愛建財富認為,對投資人而言,儘管年底的金融産品收益率略有上行浮動,但還是要足以預留出生活費用,以及意外支出。

  如果想資金“分分生息”,建議投資人選擇流動性強的産品,如貨幣型開放式基金。值得注意的是,此類基金雖然每天24小時可進行贖回操作,但資金到賬日有所差別,個別仍然非“T+0”。

  留心“高收益”陷阱

  年末是攬儲高峰,也是産品用高收益做噱頭的集中期。一味追求高回報的投資人,一不小心可能就中了陷阱。最簡單的例子,一些銷售機構打出“保本”、“高分紅”、“××推薦”等標語,故意誇大産品高收益,忽略或隱瞞高風險的事實,以誘導客戶投入資金。

  降息背景下,即使機構吸儲的意願再強烈,也幾乎沒有願意給投資人10%以上收益。愛建財富認為,調整好“資産荒”心態,平和接受4%-9%回報,無論何時,都尤為重要。

  據銀率網數據庫統計,最近兩周銀行理財産品的收益雖然繼續下跌,但跌幅收窄。銀率網分析師稱,年末效應是主要影響因素,從11月中旬開始,部分銀行開始出現理財産品長短期收益倒挂的現象。而基於目前國內的經濟現狀,市場存在降息預期,加之央行綜合利用各種貨幣工具對市場流動性進行調節,預計年底資金面整體上會保持適度寬鬆的局面。因此,今年年底銀行大幅提高理財産品收益的可能性不大,年末的翹尾效應可能低於投資者的期待。銀率網分析師預測,銀行從資金成本和利率風險的角度去考慮,最可能出現的情況就是提高中短期尤其是短期産品的收益,但也不排除個別資金緊張的銀行會大幅提高其各期限理財産品的收益,建議投資者在提高風險意識的基礎上,可適當關注這類高收益産品。

  避免兩種極端心態

  由於年末的家庭開支較大,因此資産配置上容易出現兩種極端的心態:全部存銀行、瘋狂買各類産品。

  無論是上述哪種,都不可取。年底是一個家庭消費的旺季,錢“生”錢的同時還要保障資金使用的靈活度,確保節前購物消費。由於年底開銷較大,而銀行理財流動性又太差,一旦把所有資金都投入其中,碰到意外支出是取不出來的,因此,要預留出生活費用及意外支出資金。愛建財富認為,最好的方法,是先分配出閒置資金份額,再從中選擇適合的1-2款短期産品。若有炒股需求,可再分配出部分用於把握年末行情。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