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供給側改革解決結構性問題
- 發佈時間:2015-12-08 15:31:39 來源:新民晚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訊 (首席記者 連建明)供給側改革是眼下一個熱門話題,昨天,由上海發展研究基金會主辦、第一財經研究院協辦的“2015中國經濟論壇——中國經濟趨勢與十三五規劃建議的解讀”研討會上,多位專家、學者就此話題展開討論。
昨天在滬舉行的這個研討會,國家資訊中心經濟預測部首席經濟學家祝寶良、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上海市政府參事左學金、瑞銀集團財富管理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胡一帆、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謝懷築、興業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王涵、復旦大學經濟學教授韋森、渣打銀行資深中國經濟學家顏色等多位專家和學者分別就“中國經濟趨勢”和“十三五規劃建議的解讀”兩大主題做發言,並與參會者進行深入討論。
國家資訊中心經濟預測部首席經濟學家祝寶良認為明年中國經濟依然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從全球看,美國經濟危機問題先是傳導到歐洲,隨後傳導到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國家,現在又傳導到資源出口國,這個傳導還沒有結束。但是,中國經濟面臨的問題,結構性問題大於週期性的問題,包括五大行業産能過剩,這不是週期性的,是結構性的,像鋼鐵、煤炭,絕對供大於求。還有房地産庫存問題、地方財政問題等等。
解決結構性問題,現在要從供應端入手,就是供給側改革,供給側改革就是要解決僵屍企業問題,解決産能過剩問題,解決房地産問題。祝寶良認為供給側改革實際上就是産業政策問題,有兩種含義,中期解決結構性問題,長期解決生産要素問題。解決僵屍企業問題,需要通過兼併重組。對於房地産問題,祝寶良建議成立一家類似于房地美的政策性銀行,低利率貸款,讓農民工可以買房。
復旦大學經濟學教授韋森認為,供給側改革應該是:減稅!減稅!再減稅!
渣打銀行資深中國經濟學家顏色認為,中國經濟的結構性問題還遇到勞動力的結構性問題,隨著生育率的下降,勞動力總量在減少,成本在上升,所以數量紅利時代結束了。但是,另一方面,中國勞動力的品質大幅提高,大學生數量大幅增加,1999年,畢業的大學生只有100萬,現在增加到700萬,新增勞動力三分之二是大學生,未來每年要增加1000萬的大學生,這在全世界都沒有。
工程師紅利時代到來了,高技能勞動力價格低,而非技能勞動力由於大幅減少成本上升,帶來勞動力要素市場的重大變化,逼迫企業要進行變化,進行結構性調整。普通加工企業勞動力成本大幅上升,但大量高技能勞動力進入市場,對發展科技型企業非常有利。
這1000萬大學生如果能夠生活得好,玩得好,就會帶來大量需求,從而推動經濟發展。顏色建議加快城鎮化建設,進行戶籍改革,因為這些大學生生活在什麼地方很重要,現在都往北上廣跑,不能都集中在一線城市,需要發展100個容納500萬到800萬的大型城市。其次,需要建立統一的勞動力市場,提升配置效率,這樣,可以迎來一個人口品質紅利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