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亞洲緣何颳起“初創風”

  • 發佈時間:2015-12-07 11:21:00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亞洲地區的初創正漸成熱潮,印度、中國、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新的初創公司不斷被建立,資本也在這裡聚集。其中,印度初創公司最近更吸引了50億美元的風險投資,投資額同比增長125%。

  亞洲初創優勢凸顯

  倫敦會計與諮詢公司UHY國際最新報告稱,自2010年以來,中國初創企業數量增近長一倍,2014年末達到160.97萬家,將增幅排名第二位的英國遠遠甩在後面。

  該報道稱,中國正在竭力推動規模逾10萬億美元的經濟從依賴投資和出口向消費和服務業拉動型轉變。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政府採取了前所未有的措施,從補貼到風投融資,以期推動網際網路、科技和創新成為新的經濟增長動力。

  相比中國本土初創企業的蓬勃發展,正處於轉捩點的印度則吸引了更多的外國投資者。印度擁有全世界排名第三的網際網路用戶數量,但是在線上交易方面僅佔很小的一部分,這方面的發展潛在增長率非常大。此外,智慧手機的普及和網購的發展帶動整個印度網際網路行業活躍的同時,也帶動了遊戲和社交的發展。

  不斷增強的科技潛力和實力不僅吸引了西方投資者,更有RebrightPartners這樣的風投公司看好其初創企業。今年年初,這家日本企業在印度與TigerGlobal共同投資了新聞綜合應用NewsinShorts。

  新加坡同樣有其優勢令初創企業繁榮。一方面,政府對創業給予補貼和稅收減免,創業者不僅能獲得投資者1.5萬美元的風險投資,新加坡政府機構還會提供8.5萬美元。過去5年裏,新加坡國家研究基金以補貼的形式往剛起步的初創公司注入了1.67億美元。其他機構也聯合建立創新工廠,以廉價的租金為初創公司提供辦公場所。

  另一方面,通過新加坡可以快捷地進入迅速發展的東南亞科技市場。現在,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越南的手機用戶已經跳過桌面電腦,成為新服務的擁蠆。

  中投顧問宏觀經濟研究員馬遙認為,包括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在內的亞洲國家作為世界低端製造的中心,身上被打下缺乏創新的烙印。長期以來亞洲各國都鼓勵創新,想擺脫在價值鏈低端的現狀,初創風潮正是在這種意願下颳起的。其中,中國的初創發展速度最快,也最為成熟,在一些領域已出現市場領導者。此外,許多初創者正開始把市場轉向周邊亞洲國家。

  看好亞洲市場

  事實上,更多投資者投資當地初創企業是因為看好當地市場以及發展前景,這與在本國坐等技術或應用推廣相比,顯然是更好的選擇。這也是為何東南亞的初創公司通常是一些“克隆”公司,例如東南亞的Zappos、Uber、Zillow等,這類公司對當地更了解,在當地有更多關係,也更受到國際金融家的青睞。

  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員李天國認為,近些年,亞洲國家的經濟增長速度普遍較高,亞洲地區成為了全球經濟增長速度最快的地區之一,學界也普遍認為全球經濟中心正在東移。亞洲地區較高的經濟增長速度表明其具有市場活力,也説明擁有更多的投資機會。

  馬遙認為,初創帶動新興經濟體又一輪爆發性增長的可能性較大,這其實是三方共贏的局面。對於個人而言,初創能夠給創業者帶來財富以及實現自我價值;對於投資者而言,投資初創項目具有低投入、高回報的特點,有較大的投資價值;對於國家而言,初創在很大程度上解決年輕人就業問題的同時,也給經濟帶來了活力,有利於經濟結構的調整。

  不過李天國也指出,現在判斷初創企業能否使新興經濟體出現爆發性增長還為時尚早。“初創企業資金實力有限,在經營過程中會遇到很多風險,能否管控好這些風險是讓初創成為新增長動力的重要前提。”李天國説,可以看到,一些初創企業確實有較好的發展態勢,但仍缺乏有力的保障機制,需要有更加完善的金融市場和金融制度來確保有潛力的企業得到有效和充足的資金流。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