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一種藥兩重“身份” 吃“雙跨藥”先辨適應症

  • 發佈時間:2015-12-07 07:40:00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非處方藥同樣會有副作用和不良反應發生,不可隨意濫用。

  ◆根據適應症的不同,有些藥品同時具備處方藥和非處方藥兩種“身份”

  ◆專家提醒,選用“雙跨藥”要分清治療目的和用量用法

  一種藥兩種不同“身份”,這種現象您發現了嗎?這一現象涉及了一個特別的藥品概念——“雙跨藥”。在我國,已公佈的4400多個非處方藥品種裏包含了超過1000個的“雙跨”品種,其中多數為消化系統類藥和解熱鎮痛類藥。選用“雙跨藥”時要注意哪些事項?

  醫學指導/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先烈東門診部主任中藥師李功營

  文/廣州日報記者翁淑賢 通訊員方寧、張秋霞

  現象:

  同一種藥雙重“身份”

  有點小病小痛,自行到藥店購藥的人並不少。一些細心人可能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有些藥在A藥店裏是擺放在OTC(非處方藥)架上,可自行選購,而在B藥店卻被告知是處方藥,需要醫生的處方才可以進行購買。而在醫院門診,發現這一現象後有的患者到府“交涉”,甚至勃然大怒地向醫生或藥師申訴,説連續吃了近一個月的藥,才發現説明書上赫然寫著“不許連續服用7天”,到底為什麼?

  “其實很多人都不知道,這些現象都涉及了一個特別的藥品概念——‘雙跨’藥品。”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先烈東門診部主任中藥師李功營介紹説,雖然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中只有對處方藥和非處方藥的定義,並沒有提及“雙跨”這一含義,但由於部分藥品的適應症範圍不同,有些處方藥的某些適應症是患者可以自行判斷,並自行購藥進行治療的,因此在通過藥監局的審批前提下,藥品生産企業可以將其作為非處方藥上市;而當此類藥品的適應症不是患者能自行判斷並治療的時候,這種藥仍是處方藥,只是需要醫生的處方方能購買使用。由此不難理解,“雙跨”藥品即是根據適應症的不同,可同時跨界處方藥和非處方藥雙重“身份”的藥品,甚至連説明書都會有所不同。

  解讀:“雙跨藥”名字雖一樣,有效成分含量可能不同

  “在我國,已公佈的4400多個非處方藥品種裏包含了超過1000個的‘雙跨’品種,其中多數為消化系統類藥和解熱鎮痛類藥。”李功營舉例説,比如有些廣告中經常可以看到的某些品牌的鋁碳酸鎂片非處方藥,它用於治療慢性胃炎、與胃酸有關的胃部不適症狀,如胃痛、燒心、酸性噯氣、飽脹等,注意事項多達14條,甚至還明確規定了“不準服用超過7天”。而與它同名的鋁碳酸鎂片處方藥,主要是用於治療膽酸相關性疾病,急、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胃、十二指腸潰瘍,與胃酸相關的胃部不適症狀(如胃痛、胃灼燒、酸性噯氣、飽脹等),還用於預防非甾體類藥物的胃黏膜損傷等;處方藥説明書中在用法用量一項還註明“症狀緩解後,應繼續服用至少4周”,而注意事項只有7條,比做非處方藥時少了一半。

  “從這同一藥品的兩張不同説明書中,我們可以看到,處方藥的適應症包含了非處方藥的適應證。”李功營指出,由於非處方藥不需要在醫囑下服用,因此服用時間不得超過一週,並且注意事項比較詳盡,且較通俗易懂,而處方藥則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按療程服用,並含有醫藥類專有名詞。

  “拜阿司匹靈”是另一種人們經常會接觸到的“雙跨”藥品。只要在搜索引擎裏鍵入“拜阿司匹靈”時,可以看到同一商品名但不同通用名的兩個藥品,一個是處方藥阿司匹林腸溶片,另一個是乙類非處方藥阿司匹林維生素C泡騰片。李功營解釋説,它們的有效成分都是阿司匹林,但前者為每片含阿司匹林0.1克,後者每片含阿司匹林0.4克。處方藥阿司匹林腸溶片中的阿司匹林在醫生的指導下可用於治療風濕、類風濕關節炎、心血管類疾病等,可以長期服用,而非處方藥阿司匹林維生素C泡騰片中的阿司匹林則是被運用了其解熱鎮痛的功能,用於解熱時不可連續服用超過3天,用於鎮痛時不可連續服用超過5天。

  “由此可見,‘雙跨’藥品中的處方藥和非處方藥有效成分含量可能不同。”李功營補充道。

  是藥三分毒

  用藥要謹慎

  “需特別提醒,任何藥物都有毒副作用,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李功營説,不論是具“雙跨藥”身份的非處方藥,還是已經被確認為單一身份的非處方藥,它們同屬於藥品。“是藥三分毒”,作為已被臨床證實並確認為安全性高的非處方藥,同樣會有副作用和不良反應發生,所以,千萬不要誤認為非處方藥非常安全,可以隨意使用、重復使用、長期濫用。

  “特別是對於具有雙重身份的非處方藥,更應該謹慎使用。”他提醒説,選用“雙跨藥”時,要注意首先明確自己是什麼病症,其次詳細閱讀所購藥品的説明書,了解所購藥物是否可以治療自己的病症,同時弄清藥物可能産生哪些不良反應,看自己是否有用藥禁忌等;此外,即使選對了藥,還應明確藥物的服用方法、劑量,嚴格按説明書的用法和用量使用。

  “非處方藥物較為安全,也是相對而言的。”李功營提醒,如果病因不明,病情不清,即使是非處方藥,最好別隨便使用。因為具有“雙跨藥”身份的非處方藥,是根據患者自身能感受到的、能自我判斷的不適症狀確定的,對於自己無法清晰判斷的症狀,務必到正規醫院就診,確診後再用藥。比如同樣是患胃病,到底是胃炎、胃潰瘍還是消化不良?不同原因的胃痛用藥差異大。如果用藥後不見效或有病情加重跡象,甚至出現皮疹、瘙癢、高熱、哮喘以及其他異常現象,應立即停藥並及時到正規醫院診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