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大邏輯引領新趨勢--從"四個沒有變"看中國經濟發展走向

  • 發佈時間:2015-12-06 19:39: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王希  責任編輯:羅伯特

  原標題:大邏輯引領新趨勢--從"四個沒有變"看中國經濟發展走向

  新華網北京12月6日電(記者王希)亞洲開發銀行近期發佈報告,將對今年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期,從此前的6.8%小幅上調至6.9%。“中國經濟仍具有彈性,這主要得益於民間消費和服務業的發展。”報告説。

  面對下行壓力,今年以來中國經濟雖形有波動,但勢仍向好,前三季度實現增長6.9%,對世界經濟的貢獻率達到30%左右。與此同時,中國國內經濟轉型蹄疾步穩,不斷推進。

  “總的看,中國經濟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經濟韌性好、潛力足、迴旋餘地大的基本特徵沒有變,經濟持續增長的良好支撐基礎和條件沒有變,經濟結構調整優化的前進態勢沒有變。”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傳遞出這一對中國經濟發展的重大判斷,引人關注。

  業內普遍認為,“四個沒有變”,深刻揭示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的總體特徵,是辨明發展大勢、增強發展自信的客觀依據。而適應、把握進而引領新常態,必然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

  ——中國經濟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新常態下看清中國經濟圖景,必須超越短期視角和局部現象,觀大勢、看全局、重潛力。

  在深入分析了“十三五”時期我國發展環境的基本特徵後,十八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我國發展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

  放眼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蓄勢待發,世界經濟曲折中復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監測報告稱,全球經濟將在明年增長3.6%,是2011年以來最快速度。

  環顧國內,儘管腳步放緩,但我國經濟增速仍位居世界前列。“更重要的是,隨著全面深化改革所帶來的制度性紅利逐步釋放,其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將日益彰顯。”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員王軍説。

  ——經濟韌性好、潛力足、迴旋餘地大的基本特徵沒有變。這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能夠不斷克服衝擊和挑戰的重要原因。新常態下中國經濟仍具有這一基本特徵。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張軍擴認為,“韌性好”意味著經濟具有較強的適應調整能力,“潛力足”是由我國經濟仍處追趕型增長過程決定的,而“迴旋餘地大”既指區域空間又指宏觀政策空間。

  經濟梯度發展、漸次開花,工業化、城鎮化加速推進,宏觀調控創新實踐並與其他經濟社會政策相配合,都將為中國經濟列車繼續前行提供充沛的動力。

  ——經濟持續增長的良好支撐基礎和條件沒有變。經濟發展的速度固然重要,但耐力與後勁兒同樣不可缺少。我國在科技創新、提高勞動者素質等方面仍有潛力可挖。

  近年來我國研發經費投入總量不斷上升,先後超過英國、法國、德國和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科技經費投入大國。即使在老齡化加快的情況下,通過加強教育培訓等措施,勞動力品質上的提升也將一定程度對衝數量降低帶來的負面影響。

  ——經濟結構調整優化的前進態勢沒有變。這意味著我國經濟新動力正在加速積聚,呈現穩中向好、提質增效的總體特徵。

  前三季度新增就業超額完成全年目標,服務業佔據“半壁江山”,消費驅動力增強,高技術産業強勁增長,綠色經濟方興未艾……種種變化表明,中國經濟增長是有含金量的,同時隨著新的增長點加快孕育並不斷破繭而出,經濟發展將更具可持續性。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