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經濟具備中高速增長的潛力動力

  • 發佈時間:2015-08-28 05:52:04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自2011年以來中國經濟呈現持續下行態勢,近期股市出現較大跌幅,人民幣也呈現貶值態勢,面對這些情況,國內外輿論界又有人開始唱衰中國經濟。其實,中國經濟固然出現與昔日高速增長反差明顯的下行態勢,股市與匯市也出現一些新情況,但是看經濟,既要看現實的表現,也要看發展的基礎和趨勢。中國經濟的基礎條件和基本面依然處於良好狀態,具備在比較長的時期內保持中高速增長的潛力和動力。

  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觀察中國經濟的現狀和發展趨勢,不能不對世界經濟,特別是發達經濟體的經濟狀況有所了解。中國經濟正經歷深度融入世界經濟的過程,與各國建立了密切聯繫,形成了中國經濟離不開世界,世界經濟也需要中國的格局。後危機時代,曾經是世界經濟引擎的歐洲、日本、美國經濟陷入嚴重衰退,復蘇之路艱難曲折。中國經濟在過去30多年間與這三大經濟體形成密切聯繫,中國從這些國家吸收了大量資金和比較先進的技術,同時中國大量質優價廉的消費品和工業製成品保持了這些國家民眾較高的生活水準,這種互有需求的經濟關係既拉動了這些國家的經濟增長,也推動了中國經濟的發展。但是國際金融危機之後,維繫這種關係的背景發生深刻變動,對世界經濟影響極大,也成為當前經濟下行壓力的一個部分。

  中國經濟受外部環境的影響呈現下行態勢是客觀事實,但是中國經濟不會不可遏制地下行,更不會像有些人預言的那樣走向崩潰,中國完全有條件、有能力制止經濟下行,並實現經濟的中高速增長。這種信心源自中國經濟的客觀基礎和有利條件。其一,中國是世界第一製造大國,顯著優勢是産業鏈完整,這是中國經濟競爭力的主要來源。中國是工業化的後來者,用30多年的時間走完了西方國家200多年走過的工業化道路,成為世界上唯一擁有聯合國産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39個工業大類、191個中類、525個小類)的國家,形成了門類齊全、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小到螺絲釘等基礎零件,大至通訊、航太、高鐵,完整的産業鏈條確保中國能夠牢牢鞏固自己在世界工業市場中不可替代的地位,中國完全可以憑藉這一巨大製造業優勢不斷保持和提升競爭力,為實現經濟中高速增長提供強大動力;其二,工業現代化、資訊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四化”並舉,特別是資訊技術與製造業的深度融合,大幅度提升了加工製造的智慧化水準,將會對製造業提質增效産生巨大促進作用。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將大大提高區域集聚度、産業集聚度,擴大農業産業化經營規模,推動以城帶鄉、以工帶農的城鄉一體化水準的提高,産生巨大的投資機會和消費需求,使中國經濟獲得新的持續發展動力;其三,中國廣袤的國土有待深度治理,其中包括江河湖泊的污染治理、土地品質改進和生態恢復、森林和草原的養護和開發等,這些都蘊含著巨大商機,有助於拉動經濟增長;其四,廣大農村和偏遠山區防震等級低下的危房、舊房改造;城鎮棚戶區改造等是房地産行業發展的新亮點,構成經濟增長的新動力;其五,大中小城市地下排水、輸電、送氣等管網設施改造和完善已成當務之急,並構成增長動力;其六,中國人口眾多,隨著收入的增加,對衛生、教育、保健、體育、養老、旅遊等的要求會越來越大,形成巨大的消費潛力,對經濟有很大的拉動作用;其七,電腦産品和製造程式的改善創新優勢顯著,移動互聯網和移動支付居世界領先地位,智慧手機、社交媒體和電子商務的普及水準超過世界任何地方,它們構成了實現中高速增長的無限潛力和動力;其八,高鐵技術、核電技術、通信技術以及龐大的裝備製造業形成了新的競爭優勢,出口競爭力不斷提高,對中國經濟增長髮揮重要的引擎作用。

  除了對中國經濟實現中高速增長的客觀基礎和有利條件充滿信心之外,我們黨和政府正在通過不斷改善經濟結構,努力轉變發展方式,積極深化體制改革,將經濟增長的可能動力轉變成現實動力,可以切實保證中高速經濟增長目標的實現。

  一、始終堅持改革的社會主義方向不動搖。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堅實基礎,堅持改革的社會主義方向就是要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在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及其實現形式的基礎上推動並實現發展方式由數量型向品質型轉變、經濟結構由低端向中高端轉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發展道路的重要內容,也是實現中國經濟中高速運作的重要制度條件,那種認為只有全盤私有化和完全市場化才能提高經濟運作品質和效率的觀點和主張是完全錯誤的。

  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更加寬鬆的貨幣政策。市場自發調節機制具有短期性、盲目性和時滯性的特點,面對外部經濟環境惡化、經濟呈現持續下行態勢,單純的市場調節是無能為力的。

  因此,必須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加強政府的宏觀調控職能,綜合運用經濟的、行政的和法律的手段進行調控。後金融危機時代中國的債務規模與許多國家相比是很小的,面對經濟下行的形勢,實施積極財政政策是有空間的。與多數國家相比,後危機時代中國的貨幣政策呈現穩健特點,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寬鬆一些的貨幣政策十分必要,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雙管齊下,精準發力,有助於制止經濟下行和實現經濟中高速運作。

  三、切實發揮骨幹企業的火車頭和助推器作用。我國國有大中型骨幹企業,仍然是支撐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目前,中國已經形成了勞動密集型産業為基礎,資金密集型産業為骨幹,技術密集型産業為目標的産業發展格局,與西方只有技術密集型産業一枝獨秀,其他産業萎縮凋零的畸形格局相比,中國的産業格局顯示出巨大的優越性和競爭力。國有企業經濟實力雄厚,運營規模龐大,組織體系嚴密,人力資源豐富,管理制度嚴格,適應重化工業和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對企業制度創新的要求,是最適合勞動密集型、資金密集型和戰略性新興産業有機統一、協同發展的企業組織形式。在經濟新常態下,只要我們高度重視併發揮國有經濟對於提質增效、擴大就業、增強國家競爭力的火車頭和助推器作用,就能切實保證中高速經濟增長目標的實現。

  四、高度重視併發揮投資在經濟增長中的關鍵作用。生産資料優先增長規律是工業化大生産的特殊規律,投資在經濟增長中發揮關鍵作用是這一規律的具體體現,具有客觀必然性,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投資對經濟增長的推動作用是通過發展製造業實現的。製造業曾經是西方發達經濟體的支柱産業,是投資的主要目標産業,隨著去工業化和産業空心化的發生,現在的西方發達經濟體製造業已經嚴重萎縮,投資失去目標和動力,無法拉動經濟增長,教訓十分深刻。中國正處在産業結構調整、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階段,但這並沒有改變製造業作為經濟發展和産業發展的主體和核心的地位,推動以創新為基礎的製造業投資將進一步鞏固經濟增長的物質技術基礎,輕視高新技術的投資會導致工業化進程停滯,實體經濟萎縮,經濟增長緩慢,民生改善失去物質保障。當下,推動中國製造由大變強是當務之急,要加快實施“中國製造2025”和“網際網路+”行動,努力克服創新能力弱、産品附加值不高、管理和銷售服務落後、資源環境約束加劇等問題,通過創業創新助推産業和技術變革,通過體制創新增強聚集各類創新資源的能力和內生創新活力,讓更多有生命力的前沿技術和新興産業集群蓬勃發展,鑄就中國製造業新輝煌,促進經濟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準。

  五、努力打造國際競爭新優勢,積極引領經濟全球化進入新階段。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使世界經濟格局發生重大變化,美國、歐盟、日本的引擎作用已明顯減弱,新興經濟體特別是中國成為世界經濟和經濟全球化進程的主要推動力量。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經濟發展對世界經濟的影響舉足輕重,這決定了中國經濟不能被動地適應外部經濟環境,而應當努力打造國際競爭新優勢,積極參與並引領經濟全球化進程。打造國際競爭新優勢,就是要瞄準世界産業技術發展前沿,加快3D列印、高檔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等新技術新裝備的運用與製造,以個性化定制對接國內外海量用戶,以智慧製造滿足國內外市場需要,以綠色生産贏得可持續發展未來,突破發達國家先進技術與發展中國家低成本競爭的雙重擠壓,使中國裝備價格優勢疊加性能、品質優勢,為國際産能合作拓展更大空間,推動中國經濟和世界經濟合作發展、共同發展和可持續發展。作為積極參與和引領經濟全球化的重要步驟,目前應當做好“一帶一路”戰略實施和亞投行建立和運營工作,這不但對推動國際經濟秩序創新,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體系,加快亞洲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有重要的戰略意義,而且對制止經濟下行,實現經濟中高速運作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作者係南開大學經濟學院教授)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