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北上清水是否安然進入萬戶千家

  • 發佈時間:2015-12-06 06:32:42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週末特別策劃

  本報記者 陳 磊

  今年,退休農藝師欒靜的幸福指數,隨著飲用水的變化而驟然提升:在鄭州吃了53年黃河水,如今喝上了達到Ⅱ類水質標準的長江水。

  像欒靜這樣,喝上中線南水北調水的老百姓已達到3800萬人。截至12月4日,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累計分水水量21.7億立方米,工程運作安全平穩,水質穩定達標,惠及北京、天津等十余個大中城市。

  21.7億立方米,這個數字意味著什麼?水質安全能保障嗎?通水後對當地的生態産生什麼影響?在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一週年到來之際,科技日報記者到工程沿線進行採訪。

  受益:告別缺水之痛

  河南許昌市是全國嚴重缺水城市之一,2013年10月出現了長達300多天的極端乾旱天氣,地表水制水廠周莊水廠一直處於停運狀態。南水北調通水後,該市有了充足可靠的水源。

  記者在改造的周莊水廠看到,通過回轉反應池、平流沉澱池、汽水反衝濾池和清水池等常規制水工藝處理後,清澈的“南水”經加壓輸送至市區自來水管道。“優良的原水水質,也降低了凈水工藝處理中的物料消耗。”周莊水廠負責人説。

  許昌的改變只是調水沿線地區發生巨變的一個縮影。“根據沿線各省市的用水需求,我們分別向北京市輸水8.22億立方米,天津市輸水3.73億立方米,河北省輸水1.25億立方米,河南省輸水8.47億立方米。”南水北調中線建管局總調中心負責人説。

  南水北調來水,讓河南告別了夏季用水高峰期半夜接水的歷史;讓天津城市供水格局由原單一引灤水源變為引江、引灤雙水源;讓北京也告別了單一水源困境,中心城區供水安全系數由1.0提升至1.2……

  北京市自來水集團新聞發言人梁麗説,對“南水”感受最深的是北京南城部分居民,由於他們使用了郭公莊水廠生産的100%“南水”,自來水硬度由以前的380毫克/升,降為120—130毫克/升,水鹼現象大為改善。

  水質:均達到或優於地表水Ⅱ類水質標準

  “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正式通水以來,各斷面均達到或優於地表水Ⅱ類水質標準,硫酸鹽濃度遠低於國家規定的濃度限值,水質穩定達標,滿足供水要求。”南水北調中線建管局水質中心相關負責人向科技日報記者介紹。

  “南水北調來水在北京市採用的是實驗室監測、自動監測及應急移動監測等多種方式相結合。”北京南水北調水質監測中心實驗員王曉雨介紹,北京市設置了“三道防線”,阻止不符合要求的水進京、入城、入廠。除了常規檢測方法,還加強生物預警:在一號防線北拒馬河節制閘,用發光菌檢測綜合污染物;在二號防線大寧調壓池還應用一種對水體敏感的“青鱂魚”監測水質。通過生物—化學多指標同步監測對污染因子的識別更加準確,也將提高對供水安全突發事件的快速應急能力。

  生態:首都16年來地下水水位首次回升

  南水北上,除了“喝”好,還要“存”好“補”好。中線工程在北京累計向密雲水庫、十三陵水庫等存水超過1.2億立方米,向城市河湖及潮白河水源地試驗補水約1.5億立方米,為北京增加水面面積約550公頃。

  今年9月,北京水務局對外公佈,16年來地下水水位首次出現回升。1—8月份北京市減少地下水開採7200萬立方米。“自實施潮白河水源地回補措施以來,該區域地下水位最小回升5.42米,最大回升13.71米。”北京市水務局水資源調度中心王俊文介紹,全市整體地下水位下降幅度也減緩,除了自然降水因素,一個主要原因是江水進京後減少地下水使用量。

  在天津,替換出的一部分引灤外調水和本地自産水,有效補充農業和生態環境,一年累計向景觀河道補水3.93億立方米,創歷年環境補水量之最。

  (科技日報北京12月5日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