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醫藥産業收入和利潤總額下滑 産業轉型有四個突破口

  • 發佈時間:2015-12-04 08:21: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十二五期間,醫藥産業收入和利潤總額雙雙出現增速下滑,預計2016年增速還會進一步降低,主營收入增速預計在11%左右,利潤總額增速在7.5%左右。”面對國內經濟整體下行, 中國醫藥 工業資訊中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華雪蔚如是説。

  醫藥板塊是近年資本市場熱點,也是受政策影響最大的行業之一。2015年醫藥産業政策頻出,未來形勢如何?醫藥企業又將如何應對?近日召開的2015年醫藥戰略峰會上,各路專家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最困難時期尚未到來

  中國醫藥工業資訊中心提供的數據顯示,從規模上看,“十二五”期間醫藥産業保持了快速發展,主營收入和利潤總額都在增長。預計到2015年底全行業主營收入將超過27000億,2016年將接近30000億;利潤總額2015年底預計將達到2700億,2016年有望接近3000億。

  但增速指標卻出現耐人尋味的變化。

  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會長于明德説,改革開放以來大多數年份醫藥行業增速都在20%上下,但自2011年以後增速逐年走低,由20%降到18%、13%、9%。“目前最新的是6.9%,我感覺還不是最低點。底在哪還不知道,最困難的時期也許是明年或者後年,這和整個GDP走勢趨同。”

  此外,出口的表現也不甚理想,特別是化學原料的藥品出口受諸多因素影響導致急劇下降。“這個情況增加了很大壓力,因為出口不暢,國內過剩更嚴重,競爭更激烈,情況一個接一個。”于明德説。

  好的一面也有。華雪蔚認為,儘管中國經濟從2013年以來進入增速放緩的“新常態”,但與其他工業製造業相比,醫藥産業仍保持了相對較高的景氣指數,顯示出醫藥産業抗經濟波動的特徵。

  廣闊的市場容量也提供了安全支撐。2014年,中國大健康産業市場容量約44532億元,其中醫療服務21400億元,佔比48%;藥品市場容量約佔40%,醫療器械約佔3%;其他類則包括了保健品、營養膳食補充劑、健康管理等。

  專家預計,未來在藥品價格改革影響下,藥品佔比將逐步下降,醫療服務佔比則相應上升。

  不改革沒有出路

  針對行業下滑局面,于明德説,國務院一年多來一直在做一件事,就是改革,非改革無以抑制下滑。

  9月國家出臺《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若干意見》。“這個文件指明要更多地通過市場支配資源,更好地發揮政府職能作用,兩方面缺一不可,非常重要的是強調政府行為法治化。”于明德特別提到,今年4月因相關藥品降價幅度未達到25%,安徽蚌埠發生了將山東丹紅制藥、廣州 白雲山 制藥總廠、北京四環制藥等8家藥企所有藥品永久性排除出蚌埠市所有公立醫療市場的事件。他認為該事件聞所未聞,類似文件是政府行為法治化需要整治的對象。

  第二個重要文件是10月份出臺的《國務院發佈關於實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的意見》。“負面清單就是政府對自己要嚴加管理。什麼叫籠子?負面清單就是籠子。”于明德説,今後要減少事前審批,增加和強化事中和事後監督管理,這是大方向。

  在他看來,藥品買賣本身就是微觀經濟行為,經濟行為市場化最有效,政府干預越多越混亂,不管初衷有多好。

  此外,國家衛計委藥政司基本藥物目錄處副處長劉戰強也介紹了今年2月《關於公立醫院藥品集中採購工作的指導意見》(7號文)出臺的詳細過程,“文件修改版本不能説上百,但也有幾十版,非常不容易。”

  劉戰強説,7號文有一個很大的特色,就是針對藥品類別採用不同的採購方式,這有利於破除以藥補醫機制,有利於降低藥品虛高價格,有利於預防和破除行業不良行為,有利於推動藥品生産流通企業公平競爭。

  四個突破口

  于明德認為,醫藥産業轉型升級有四個突破口。

  首先是要走國際化道路。

  “我們的製造能力過剩在50%以上,必須用全球市場資源消化過剩的醫藥産業。”于明德説,亞非拉市場沒有問題,現在要關注的是歐美市場。目前大概有50多家醫藥企業的80多個産品通過了FDA審查。“在先進國家能暢行無阻的企業數量還很少,這50多家企業的未來不可限量。”

  其次是生物技術。于明德認為生物技術將改變現有産業總體結構。“現有結構由中成藥、化學藥品、製劑原料和其他四類構成。將來很可能不是,很多重大醫療技術的突破都需要新的生物藥品配合,希望更多企業關注生物醫藥的投資。”

  第三是大健康産業。 老百姓 從生到死,生命健康所需要的所有産品和服務都是大健康産業,而且現在服務發展速度比藥品還快。過去把醫藥産業定位窄了,實際上可做的事情很寬。

  第四是“網際網路+”。如果網際網路的處方藥銷售能放開,那麼很可能給流通環節帶來顛覆性的變化,很可能在降費增效上耳目一新,很多中小規模的批發企業需要認真思考“網際網路+”。

  中華海峽兩岸醫療暨健康産業發展協會副理事長喬培偉也認為,近年風投大量進入醫療健康産業成為新趨勢,這為醫務工作者帶來新的變革,在醫療人員和醫生之間産生了更多新的功能性協調模式。比如醫藥産業非常重視的健康管理平臺,未來各家機構都積極推出不同形式的健康管理平臺,通過各種要素與網際網路結合産生新生態,醫療産業正迎接智慧時代的來臨。朱中偉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