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小小棗木雕成就創業夢

  • 發佈時間:2015-12-04 03:33:22  來源:石家莊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訊(記者 岳金宏 通訊員 申衛霞 劉梅全) 近日,29歲的行唐小夥董志軍在老家九口子鄉的周家莊村和該縣返鄉創業的大學生中引起了不小轟動。這個靠2000元起家的大學生,借助網際網路翅膀,把做工精細的棗木面杖銷到了美國,賺到了“洋票子”。

  行唐是大棗主産地,棗木原料豐富,然而多年來棗木一直當柴燒,在棗産業鏈上,鮮棗、棗汁、棗茶、棗酒等産品眾多,但棗木工藝品還從沒人去開發。

  1986年出生的董志軍是行唐人,大學時雖然學的不是美術專業,但他從小就對根雕創意具有靈感。2011年7月,董志軍用畢業後在農村支教時積攢下的2000元錢開始了人生的創業之路,買來電鑽、拋光機等工具,對鄉親們免費送來的棗根、棗幹進行加工雕飾。

  “剛開始幾個月下來,不但沒賺到一分錢,還貼進了不少錢。”回憶起創業之初的情景,董志軍感慨地説。為了儘快打開銷售市場,他在淘寶網上創辦了棗木工藝品網店,並把創作的棗木製品“曬”到網上。

  經過兩年多的實踐,董志軍的製作技藝越來越精湛。製作的棗木製品由最初的棗木根雕、棗木墩、捍麵杖、筆筒、花架等簡單幾種,發展到現在的棗木梳、根雕茶海、小雕像、茶具、手串等近30個品種。

  著眼擴大生産規模,2013年,董志軍在棗鄉建立了棗木選材、雕鑿、剪裁、拋光等專業隊伍,並將自己學到的棗木工藝品製作技術傳授給當地村民,帶動了棗鄉十余名村民實現了再就業。

  為讓自己的産品引領市場潮流,董志軍注重創新創意。今年,他與喜家福、全麥福等全國知名餃子連鎖店技術部聯手合作,在造型、花樣等方面開展棗木捍麵杖的新産品研發,推出了一批新産品。

  如今,董志軍每天棗木工藝品網上訂單都在50份以上,就連許多像南韓、日本、美國、加拿大等國外華僑也用上了他的産品。“下一步,我將結合行唐的大棗文化,圍繞‘文房四寶’、廚房用具等方面研發出成套的棗木製品,包裝成商務禮品,並與各地的知名超市、紅棗連鎖店等聯手推銷,讓行唐的棗工藝品名揚天下。”董志軍信心十足地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