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劉曉春:浙商銀行年內總資産增長超50% 佈局全資産經營

  • 發佈時間:2015-12-03 19:49:07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12月3日電(記者 閆雨昕)12月3日,浙商銀行行長劉曉春在當天舉行的銀行業例行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在全資産經營戰略的佈局之下,2015年浙商銀行實現了“逆勢增長”:今年前9個月,全行存貸款業務同比增長超過3成;總資産增長超50%,表內總資産已突破並穩定在萬億元關口,達到10045億元。

   商業銀行轉型和金融支援實體經濟,一直是媒體和社會各界關心的兩個話題。?一方面,在經濟仍處於“三期疊加”時期、金融脫媒加劇、利率市場化改革正面衝擊。另一方面,“十三五”規劃建議,“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效率”。如何在經濟“新常態”下實現自身轉型的同時,提升銀行服務實體經濟的效率。對此,浙商銀行用“全資産經營”五個字概括。

  為紓解企業日常經營需求,浙商銀行提出打造“企業流動性服務銀行”,通過將企業各類型資産和銀行各種融資服務“打包盤活”來增強其流動性。

  今年以來,浙商銀行連續推出“涌金”系列的池化平臺,包括“資産池”、“出口池”等,在降低企業整體負債和融資成本的同時,增加其資金的流動性。據介紹,“涌金”系列産品中全程運用網際網路技術、行動通訊技術、大數據雲計算技術,是浙商銀行在轉型中擁抱網際網路的舉措之一。

  談及“網際網路+”戰略在該銀行轉型發展過程中的運用,劉曉春認為,“網際網路+”不是“網際網路公司+”,銀行做網際網路金融要“去網際網路公司化”,網際網路金融的發展戰略是要發揮金融的核心優勢,積極融入網際網路的技術和精神,重構産品、服務和管理體系,為全社會經濟活動提供豐富、安全、方便的金融服務。

  據悉,這些帶有“網際網路+”屬性創新産品的熱銷,也拉動了存款的增長。截至2015年三季末,浙商銀行各項貸款餘額為3402億元,較年初增長了816億元,增長了31.56%;各項存款餘額5006億元,較年初增長了1373億元,增長了37.8%;實現凈利潤56.37億元,較上年度增長26.80%(以上為本外幣合計)。

  在日常流動性需求之外,浙商銀行還提出打造企業“直接融資服務銀行”。“這是順應了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逐步建立、間接融資為主的融資結構不斷改變,直接融資大發展、社會化融資規模上升的背景”,劉曉春指出。

  具體而言,浙商銀行未來要更多發揮資金、信用、渠道和牌照優勢,構建“商業銀行+投資銀行”雙輪驅動的業務模式,拓展債券承銷、並購重組定向增發、代客募資、代客交易、投貸聯動、産業基金、資産證券化等業務,為企業的升級發展提供綜合金融增值服務方案,解決企業的直接融資需求。

  在“投貸聯動”方面,浙商銀行的主要做法是,聯合國內知名PE投資機構,通過結構化出資形式成立股權基金,輔以傳統信貸服務,以“股權+債權”的模式對科技、創新型企業進行投融資,形成股權投資和銀行信貸之間的聯動融資模式。

  如今,我國商業銀行不良率“雙升”的狀況仍在持續,如何在尋求有效的貸款需求的同時兼顧風控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對此劉曉春認為,目前國內外的經濟模式、格局皆處於轉型過程當中,而中國市場又是以銀行貸款為主的間接投融資市場,轉型期的不良更多反映在信貸資産品質上,由此形成銀行不良資産屬正常現象,中國銀行業整體風險可控,其營業能力也足夠渡過這一難關。

  在評判風險方面,劉曉春指出,要通過發展更好地覆蓋已産生的風險,理性來分析、全面處理已産生的風險。此外,他還指出資訊溝通的重要性,“這個當中人民銀行的徵信系統起到了很大的幫助,浙江銀監局與浙商銀行共同搭建了不良資産處置的網路平臺來提供不良資産處置的資訊,效果非常好”,他説道。

  隨著央行對金融機構存款利率上限的完全放開,習慣於以經營傳統存貸款業務為主的銀行愈發體會到利差收窄帶來的不適。這種激烈競爭中,如何結合自身特色應對這一挑戰?

  “調整、改革會帶來新的市場,在這之中如何在為社會、企業、個人提供新條件下的新産品、新服務的同時,實現自身發展和盈利,這才是最重要的“,劉曉春表示,如果只糾結于存貸款業務一定壓力越來越大。

   在全資産經營戰略的推進過程中,物理網點佈局也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據悉,目前,浙商銀行有130家網點,未來還將提速發展。此外,浙商銀行也在積極申請新的牌照,目前正在申請籌建浙銀金融租賃有限公司,進軍金融租賃業務領域。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