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暖,年末的正確打開方式

  • 發佈時間:2015-12-03 15:31:38  來源:新民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地産評論員 蔡駿

  在剛剛過去的11月,上海樓市成交依然火爆。一方面是政策的持續寬鬆;另一方面是臨近年底,房企依然有動力為全年業績增色。目前看來,貫穿全年的軋空上揚行情基本確定。

  均價上漲

  房價無疑是樓市火爆的表現之一。

  據上海鏈家市場研究部監控數據顯示,11月上海市商品住宅成交均價為34730元/平方米,環比上漲4.7%,同比上漲25.4%。

  除了研究機構的宏觀數據之外,各個案場的實際成交價格也上行明顯。某樓盤的銷售人員就坦言:“年初至年尾相同的戶型已上漲10000元/平方米,但買家依舊熱情不減。”12月原本是開發商提高打折力度的促銷季,而今卻可能成為均價上揚的熱銷季。

  來自上海中原地産研究諮詢部的分析認為,由於高端項目表現搶眼,帶動均價上揚,由此,市場再度創出月度成交均價歷史新高。

  目前,改善型産品繼續保持較高活力。數據顯示,11月,單價5萬元/平方米以上産品成交1869套,環比增加16.3%。此外,當期高價豪宅表現更為突出,單價10萬元/平方米以上項目成交83套,環比增加33.9%。今年高端産品熱銷引發的價格結構性上漲一直存在。

  與此同時,火熱的市場使多數開發商在11月就完成了全年的銷售指標。壓力釋放後,房企在決定産品價格時更加遊刃有餘。

  今年的樓市用人氣“爆棚”來形容亦不為過。自住需求的釋放、高端置業者對於資産配置的選擇等,市場供求關係的變化也成為影響房價上漲的主因之一。

  供不應求

  從成交情況來看,11月上海市商品住宅的成交量近150萬平方米,延續了“金九鑽十”的熱度,並且超過“金九”與“鑽十”持平,是2010年以來近6年的11月同期新高。而11月商品住宅的供應量為89.4萬平方米,環比下滑48.7%,同比下滑27.5%。由此,11月商品住宅市場供求比僅為0.59:1,呈現供不應求的狀態。

  上海鏈家市場研究部總監陸騎麟表示,11月雖然供應量下滑,但成交依然熱度不減,在近十年11月的表現中,僅次於2009年,為今年“暖冬”行情拉開了序幕。

  事實上,11月雖然供應量下滑,但實際開盤量並不少,特別是不少前期入市的高端項目,紛紛選擇在該月或近期開盤。一方面是今年政策面的持續寬鬆導致樓市熱度持續升溫;另一方面臨近年底,房企紛紛做最後衝刺。

  另外,從城市的角度來看,房地産市場分化的現象已日益明顯,從房企總部東遷上海、不惜重金拿地等動作表明,回歸一線成為了更多房企的認知,而擁有更好城市資源和生活配套的上海也受到了更多買房人的青睞。

  誰在買房?

  在量價齊升、表現強勁的樓市,究竟誰在買房?

  從城市舊改提速促成的買房熱到“滬漂”多年圓上海夢的新上海人;從搶佔市中心的改善客到置業豪宅的高端買家……事實上,2015年的行情令很多業內人士都直呼有些“看不懂”,但市場自有其説服力——

  年內動遷的徵先生,今年以350萬元買入了寶山新房。當徵先生決定出手時,還是發現房價已經比之前看的時候漲了10%,雖然覺得“跳價過猛”,徵先生還是用拆遷補償款加上積蓄,入手了一套商品房。在他看來,商品房綠化多、戶型好,而自己每月僅需還2000多元貸款,壓力並不大。

  當下,內中環間的樓盤很多都逼近千萬元,不少人心生感慨,市場哪來如此多的需求?銷售顧問小嚴一語道破:不是“土豪”多,而是置換無壓力。“事實上,很多改善型買家通常在項目周邊就有房産,將手中的房源賣出付首付,剩餘的資金用貸款解決亦很輕鬆,如此生活品質提升了,實際支出卻不多。這尚未考慮貨幣貶值、房價上漲等因素,買房的吸引力可想而知。”

  政策的寬鬆、需求的釋放使2015年樓市熱度得以持續。在上海中原地産研究諮詢部高級經理盧文曦看來,今年僅剩最後一個月,房企抓緊最後時機進行衝刺勢在必行,而當前市場交易情緒還在較高溫度,市場供應再度放量後,成交仍然有望維持在高位。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