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小郵票勾勒郵儲大歷史

  • 發佈時間:2015-12-03 02:52:28  來源:京華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1944年10月,中華郵政開始發行以郵政儲蓄內容為圖案的普通郵票《郵政儲金圖郵票》(編號:普36),成為那個時期郵政儲蓄狀況的真實記錄。作為郵儲的特色標誌,《郵政儲金圖郵票》反映記錄了郵政儲蓄的發展歷史。

  為方便小額儲蓄髮行郵票

  1919年7月1日,郵政儲金匯業總局成立,在北京、天津、太原、開封、濟南、漢口、南京、上海、安慶、南昌、杭州等11個城市開辦郵政儲金業務。其所轄的一等郵局、郵務支局和少數二等郵局則從當年10月15日起開辦,此時郵政儲金業務僅有存簿儲金一種。

  郵政儲金開辦時,為方便小額儲蓄,發行郵政儲金郵票一套2枚,利用1914-1919年北京老版帆船圖5分和1角的面值,票上蓋有“限儲金專用”字樣。這是中國第一套郵政儲金專用“郵票”。儲戶儲金不足1元時,可先行購買儲金郵票貼于印有貼票空格位的儲金簿上,交由儲金人員蓋銷。貼滿1元時即可交儲金局作為現款收儲。

  另一方面,中華郵政除發行、貼用專用儲金“郵票”外,還刻製統一格式的“郵政儲金”專用日戳。

  在總局頒發的《郵政儲金辦事規則》第一號中,規定辦理儲金開支與郵政支付分開,另立賬目登記。自此以後,中國郵政開始登上金融歷史舞臺,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真實記錄郵政儲蓄狀況

  1935年,在郵政職工提出“以郵養郵,郵儲合一”的要求下,“郵政儲金匯業總局”改稱“郵政儲金匯業局”,歸屬郵政總局領導。由於郵政儲金網點遍佈各地以及長期以來在百姓心中“大眾銀行”的良好信譽和形象,確立了其民國六大金融支柱之一的歷史地位。

  這一時期儲金郵票開始大量發行和使用。1942年9月,中華郵政正式印製“儲金郵票”一枚,為郵政儲金專用郵票,面值1元,綠色,圖案為孫中山像,由大東書局承印。

  1943年,又發行古泉圖儲金郵票,全套6枚,為灰色5角、綠色1元、棕紫2元、紅色5元、藍色10元、橘黃色20元,由中央信託局印製。這三套專印郵票票面上都有“節建儲金”或“節約建國儲金郵票”字樣,結束了用原發行郵票加蓋“限儲金專用”的歷史。

  1944年10月,中華郵政開始發行以郵政儲蓄內容為圖案的普通郵票《郵政儲金圖郵票》(編號:普36),成為那個時期郵政儲蓄狀況的真實記錄。

  郵票全套共4枚,由重慶中央信託局印製處承印。這套郵票並非儲金專用郵票,還可在信件、包裹等郵件上貼用。

  特種郵票紀念郵儲銀行成立

  2007年1月29日,新組建的國家郵政局和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同時掛牌。

  2007年3月6日,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完成工商登記註冊,3月20日,在中國近代郵政成立百年之際,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在北京舉行了隆重的掛牌儀式,中國郵政儲蓄的歷史就此掀開了嶄新的一頁。

  為紀念這一歷史時刻,中國郵政于2007年3月20日發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特種郵票一套1枚,面值1.20元,主畫面是郵儲銀行“驛使圖”綠卡,這也從另一側面反映了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特殊的歷史背景和社會地位。(相關資料出自《集郵博覽》)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