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推進供給側改革工業設計會派大用場

  • 發佈時間:2015-12-02 06:29:49  來源:四川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嘉賓:

  ★台灣工業總會秘書長 蔡練生

  ★工信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主任羅民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中國工業設計協會榮譽副會長柳冠中

  ★美國工業設計師協會榮譽主席查爾斯·奧斯頓·安志爾

  這兩年,有百餘年曆史的工業設計企業美國鋼盒子將業務主攻方向從歐美轉向中國等亞洲國家。“是市場變化引領我們這麼幹的。”11月26日舉行的2015工業設計與品牌(國際)會議上,公司設計總監麥克·海爾道出原因,中國企業都在尋求獲得更好的産品,人們都在尋求更高品質的生活品質。

  連續三年舉辦的工業設計與品牌(國際)會議,今年首次圍繞“新服務、新業態、可持續”等議題討論。主辦方檯灣工業總會和四川省工業經濟聯合會方面透露,這正是為了提升工業設計在供給側改革方面的影響力。為什麼能提升?又會如何變?本報記者對話與會嘉賓。

  供給側改革提供了難得契機

  記者:嘉賓演講中大都談到了工業設計需求這個話題,您怎麼看?

  蔡練生:我們收到的參賽作品總量不斷增加,從第一年的1000多件增長到今年的4000多件,企業提交的參賽作品數量佔到總量三分之一左右。這説明,越來越多的製造企業對工業設計的重視、需求在提升。市場需求是有的,關鍵是給消費者怎樣的産品。同樣是手絹,日本的設計就非常精美,讓人十分有購買慾望。消費者是用錢投票的,所以當産品銷不出去時,我們應該研究産品怎麼了。

  羅民:工業是強國之本、富民之源,工業設計是實現工業轉型升級的客觀需求。當前,我們正大力推進供給側改革,通過供給創新激活消費等新特徵,為工業設計快速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歷史契機,工業設計作為創新驅動發展的主力軍和生力軍的作用更加凸顯。天府·寶島台灣工業設計大賽的連續舉辦,讓川企在這方面的意識、需求也提升更快。

  好的工業設計總是以人為本

  記者:對工業設計是否也有新要求?

  柳冠中:設計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我們需要從“造物”向“謀事”轉變。因為“事”是塑造、限定、制約“物”的外部因素,只有從“造物”向“謀事”轉變,才有可能做到真正的創新。設計看起來是在“造”,但其實是在敘述、講理,所以設計更應該與消費者互動,找到需求。要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做好設計,要從設計層面就解決能耗高、不可持續等問題。

  查爾斯·奧斯頓·安志爾:國外一些辦公室桌椅的設計就很環保,比如每個部件都可以拆開迴圈使用。好的工業設計師總是以人為本。我們要從生産方面做出改變,引領消費者的需求,但是不能忘記設計的出發點需要從生産者的角度轉向消費者。設計是連接科技與人的橋梁,設計師要努力使産品與人更接近,在二者之間建立一種情感聯繫,而這種情感聯繫的外在標識就是品牌。

  中國企業應該有首席設計師

  記者:如何才能做出這樣的工業設計?

  柳冠中:首先要有真正的製造。在我看來,目前更多是“造”,生産不具備高附加值的産品,而不是有“制”的“造”。制是規範、標準、流水線、工藝、流程等,但是目前的中國製造大多沒有行業話語權。有真正屬於中國的“制”,才能為工業設計發展提供很好的土壤。

  查爾斯·奧斯頓·安志爾:天府·寶島工業設計大賽已經連續第五年舉辦,成效斐然。我特別希望看到四川企業能夠提升設計師的地位。在矽谷甚至整個美國,設計師在企業中地位相當高,已經從設計産品走到了設計産業、設計企業。比如蘋果,其設計總監地位僅次於總裁,擁有很大的權力。我期待中國能有一個國家級創新和設計機構,希望看到中國公司在CEO、CFO之外還有一個CDO,也就是首席設計師的職務。□徐莉莎本報記者董世梅曾小清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