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4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湘鄂贛皖打破“門檻”扶創業

  • 發佈時間:2015-12-02 06:05:57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湘鄂贛皖四省會城市深化創新創業合作一體化,在人才、金融、市場一體化合作方面達成12項協議,共謀“人社一體化”,推動長江中游城市群創新創業的新局面

  金融服務、資源共用、創業平臺、稅收優惠……今後,湖北武漢創業者在安徽合肥、湖南長沙、江西南昌自主創業,可共用金融服務。日前,長江中游城市群四省會城市人社局在合肥簽署《中部四省會城市深化“雙創”合作一體化備忘協議》,在人才、金融、市場一體化合作方面達成12項協議,打破“門檻”推行無差別服務。

  武漢市人社局負責人介紹,中部四省會城市簽署“雙創”協議,旨在共謀“人社一體化”,推動長江中游城市群創新創業的新局面。今後,只要符合條件,創業人員在武漢、合肥、長沙、南昌四座城市中任一城市創業,均可在創業所在城市享受創業擔保貸款政策。

  根據《協議》,圍繞長江中游城市群建設,四市都將優化資本市場,支援創業企業開展股權質押融資。同時,加快發展普惠金融,探索完善銀行、保險、證券、信託、創業投資等機構間的合作模式,構建包括科技信貸、科技保險、集合融資、融資租賃等在內的創業金融服務體系。

  在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進程中,武漢、長沙、南昌、合肥將強化平臺服務,實現資源共用,推進人力資源合作平臺建設,支援高等學校、科研院所、大型企業向社會開放共用科研儀器設備、科技成果、科技人才等資源,為初創期科技型企業提供聯合研發、委託研發等服務。

  據悉,四城市將推進共建創新平臺,支援社會力量圍繞創新創業需求,搭建市場化、專業化創新服務平臺,集聚創新創業服務資源。

  此外,四省會城市還將完善大學生創業服務體系,積極落實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推進高等學校大學生創業園建設,支援各類創業服務機構為大學生創業提供創業導師、創業培訓等相關服務。對符合條件的人員,四省會城市將加大創業扶持力度,在任一城市都可參加免費的創業培訓,享受創業補貼政策。

  破除區域“門檻”,構建公平競爭的市場機制。四省會城市將建立和完善公平競爭審查機制,加大對不利於創新創業的壟斷協議和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等其他不正當競爭行為的調查和處置力度。

  武漢市人社局負責人説,今後,武漢創業人員在合肥、長沙、南昌創辦企業,吸納符合稅收減免條件的人員就業,都可享受稅收優惠。

  近年來,武漢、合肥、長沙、南昌四省會城市之間已經實現了社保業務無障礙跨地區轉移、勞動者實現資訊資源共用、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在四市互認等人社一體化,並嘗試了在資訊、社保、人才、就業四方面進行對接,構建四市一體化的就業創業服務體系,實行統一互惠的就業創業扶持政策。這意味著只要勞動者持有四省發放的“就業失業登記證”,不管在城市群哪個城市就業創業,都享受同樣的優惠政策,在人力資源市場享受免費的就業創業服務。

  南昌市人社局規財處副處長陳翀説,四城市通過構建一體化就業創業服務平臺,圍繞四省會城市工程機械、汽車製造、電子資訊、生物醫藥新材料等優勢産業集群,致力於服務勞動者創業。不僅如此,四省會城市創業者還在創業服務、創業培訓、稅費減免、小額擔保貸款、項目審批等享受同等政策。

  合肥市人社局局長朱正躍説,為了大力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合肥市出臺了扶持産業發展的“1+3+5”政策體系,即一個規定,政府投資引導基金、天使投資基金、財政資金“借轉補”三個管理辦法,新型工業化、自主創新、現代農業、服務業、文化産業五個方面具體政策。今年又出臺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30條、扶持小微企業發展17條等政策,最大限度讓創業者受益。據統計,2015年上半年,合肥市實現GDP2367.9億元,同比增長10.5%。在已有的38萬戶各類市場主體中,小微企業達10.5萬戶,同比增長43.8%,帶動就業113萬人。

  武漢市社科院副院長吳永保研究員認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正逐步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引擎。武漢在創新創業方面有著獨特的資源優勢和實力,走在了全國前列。四省會城市“雙創”協議的簽訂,有利於中部地區的資源整合與共用,從而推動長江中游城市群創新創業的新局面。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