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給好技術一個好機會

  • 發佈時間:2015-12-02 02:31:36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文·本報記者 李 禾

  十堰市位於南水北調中線的源頭——丹江口水庫庫區,其污水處理成效直接關係到“一江清水”送北京。

  11月中旬,在十堰市張灣區黃龍鎮東污水處理廠,記者看到,日處理2000立方米的污水廠佔地僅2.5畝,出水水質清澈。由於採用了武漢碧藍環境工程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BL水迴圈處理工藝,與傳統工藝相比,該工藝佔地和投資節省約1/3;運作費用也節省了約1/3,剩餘污泥量減少2/3;特別是,耐受污染物衝擊負荷的能力較強,更為適應城鎮污水污染物濃度不穩定的情況,保證了出水水質的連續穩定達標和處理設施的穩定運作。

  而BL水迴圈處理工藝正是武漢環境保護聯盟的推薦技術之一。而武漢碧藍環境工程有限公司、武漢奧淼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等正是聯盟的發起單位。

  特設專家委員會甄選先進可靠技術

  當前,我國正面臨著嚴峻的環境污染問題。城市和農村水體黑臭、覆蓋京津冀、東北等區域的大面積霧霾、重金屬污染事件頻頻暴發……隨著大量環保新技術的涌現,選擇先進可靠的環保技術、品質優良的環保設施也成了一個難題。

  “聯盟是致力於做‘真環保’的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科研機構、大專院校等單位和個人自願組成的民間組織……以各自的優勢資源,組成強勢力量,共同佔領和開創國內及國際環保市場等。”武漢碧藍環境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柯德洪説。

  聯盟還特別設立技術專家委員會。委員會具有獨立工作和決策權力,主要職責是對環保技術的先進性、實用性、可靠性、可持續性和經濟性進行審查評估,其次是提出技術研發需求;並對委員會做出的結論負責。技術專家委員會需簽署保密協議,對成員的技術、資源、資訊嚴格保密等,能起到對政府部門需求提供可參考依據。

  “我們並不是把所有願意加入聯盟的單位都吸納進來。而是設置了‘門檻’,先要組成技術專家委員會,對申請加入我們聯盟單位進行考察,以確保成員單位具備良好誠信,真實有效的特有技術等。”柯德洪説,這樣,不但維護了聯盟的誠信,也對當前市場上五花八門的環保新技術起到甄選推優的效果。

  聯盟顧問專家、中國地質大學環境學教授鮑建國教授説,之所以推薦BL水迴圈處理工藝,也是經過聯盟的技術專家委員會的評估。特別是該工藝巧妙的雙導流結構,形成對沉澱區活性污泥的有效選擇,並將選擇後的優質剩餘污泥氣提回流至污泥池,通過梯級曝氣,引導回流污泥與污泥池的污泥充分混合,保持BL工藝的污泥濃度高於傳統活性污泥池1/2,因此,處理同等的廢水,可以大大提高污水處理效率,污水處理設備佔地和投資等大大減少了。

  鮑建國説,從2005年開始第一個BL工藝的穩定運作至今,到宜昌、十堰、陜西等多地眾多的BL工藝的實際應用實例,這已反覆驗證和該工藝的上述優勢。可以説,聯盟評定技術和工藝,不但考慮其先進性、經濟性,還要考慮到項目運作的範圍和可持續性等。

  聯合縱橫加快推廣優勢技術和項目

  污染負荷低、面積廣大而分散,農村污染治理一直是國家與地方的環境難題。不同於大城市的集中處理大項目,但眾多中小型城鎮污水處理廠,單體污水量少,污水處理收費便宜等。儘管我國中小污水處理市場廣闊,污染處理企業數量眾多,但企業規模普遍偏小。民營企業在當前參與國家污水治理存在困境。

  “早在2005年,採用BL水迴圈處理工藝的宜昌市平湖污水處理廠,就通過了湖北省環保廳、宜昌市環保局相關領導和專家參加的評審。宜昌市環保局線上檢測顯示,自2008年11月完工並投入試運作,平湖污水處理廠各項出水指標一直正常,穩定達到國家一級排放標準。具有工藝集約,佔地面積小;自動化程度高,操作維護簡單;活性污泥回流性好,並可減少65%的污泥排放量;無噪音、無異味造成的二次污染等優點。”柯德洪説,儘管該技術已獲得兩項國家發明專利,並已在三峽庫區、丹江口庫區承建了幾十個污水處理廠,並穩定運作至今,但推廣還存在地方政府不信任,難以享受國家補貼和優惠政策等難題。

  鮑建國也表示,國家“水十條”要求在2017年前,重點流域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全面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湖北省大量已建的污水處理工程需要提標擴容升級。湖北等省應抓住“十三五”規劃契機,擇優選擇特點明顯、成熟應用多年的工藝,在中小型城鎮污水處理廠的新建和提標擴能改造項目中進行推廣應用。

  柯德洪説,希望通過與聯盟內的專家、企業以及相關學會、協會及銀行等合作,集合行業力量,對像BL水迴圈處理工藝這樣的技術進行持續創新、改良以及項目合作等,加快在各地區推廣應用,以實現最大的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

  提高産學研合作參與標準等制定

  武漢是我國中部地區的重要城市,技術和經濟實力發展迅速。柯德洪説,聯盟的辦公地點設在武漢,但聯盟的工作、成員單位等並不局限于武漢。

  據要求,聯盟將重視産學研的緊密結合,提高産學研合作的有效性和實用性,探索和研發環保相關産業的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促進環保行業的融合與創新;創造新的環保市場,協調和組織成員具體承擔和實施相關的“大環保”項目;參與和引導行業標準、技術規範等國家和地方法規性文件的起草和制定。

  “我們希望通過聯盟形式提供給各市縣迫切需要的水、氣、土壤修復垃圾處理等綜合諮詢服務,分享成員之間的技術和資源,把‘散落’在各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的‘碎片化’技術集合起來,通過利益共用等,突破當前市場存在的重重壁壘,推進環保産業的‘新常態’發展。”柯德洪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