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羽絨服10元一件還包郵?

  • 發佈時間:2015-12-01 10:32:32  來源:福州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荊楚網

  高端百貨裏一件國産羽絨服過萬元,而電商裏售價10元以下的羽絨服、大衣竟比比皆是,看看銷量居然高達數萬件。這是真的嗎?超低價真能淘到寶嗎?

  10元包郵不稀奇

  聽説在網上10元就能買大衣和羽絨服,但記者在電商網站上輸入“羽絨服”再按照低價到高價排序,最低也要181元。“要在價格一欄選擇0到10元,做一個限價就能搜到了。”按照跳廣場舞的陳大媽的經驗之談,還真找到7.18萬個商品,不少賣家甚至有皇冠的等級。

  陳大媽説,她們很多人都試著買過這樣的超低價,雖説沒佔到便宜,但也沒什麼大的損失。“買過5次這樣的衣服,就收到一次貨,感覺是舊衣服。反正不貴,就算被騙了也就是10元錢的事。”

  第一次是去年底,她無意中搜到了一件9.9元包郵的大衣,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拍了兩件,但從此便杳無音訊,由於賣家遲遲沒有發貨,錢也就退了回來。之後又4次嘗試購買此類服裝,結果兩次出現同樣情況,一次遭遇電商平臺封店退款,只有一次在付款後的第72天收到了一件有污漬和小破洞的衣服。

  發貨耗時長反覆勸退貨

  9月初開始,記者使用限價搜索的方式,隨機從8個藍鑽級以上的賣家那裏拍下了8件價格在2元~22元之間的衣服,但至今為止全部未收到,7件因賣家取消交易或系統自動退款。

  “因定制商品,故60天后發貨,催單請繞道……”一家兩顆藍鑽店舖的黑色大衣9.9元包郵,這件大衣模特圖、商品圖、細節圖、尺寸圖、賣家秀應有盡有,銷量過萬件,評價有8條。拍下之後記者多次催促發貨,均為客服系統自動回復內容,大致為“銷量巨大,按付款順序發貨,如果不滿意可申請退款……”

  “超長髮貨時間和客服自動回復”成為這些賣家的標誌,只有一個賣家在留言後的第5天回復了一句“商品庫存不足,建議申請退款”。記者將這8件商品同時添加到購物車,目前有6件失效,甚至連店舖都找不到了,2件分別漲到999元和249元,但也因無庫存而無法拍下。

  這些賣家究竟圖什麼?

  這些賣家如此折騰究竟圖什麼呢?記者從多名資深網店賣家和買家那裏了解到,超低價包郵商品背後無非是5種情況——刷信用衝鑽、套取個人資訊、處理瑕疵品、賠本賺吆喝、參加電商平臺活動。消費者對前面3種就得特別當心了。

  超低價專門哄人下單

  按照電商平臺規則,同一商品在被搜索時,信用度高、銷量高的會被排列在前,因此店舖等級成為賣家銷量的關鍵,而等級又需要銷量來提升。

  “超低價是吸引買家的利器。”網店店主陳薇説,通常的做法是設置超長的收貨時間,等買家拍下後,就以各種理由不發貨,而且都設置自動回復,多數買家都會不耐煩而退款,這樣店舖刷了銷量又沒有損失。在經濟上,買方沒有損失,所以很少會有投訴。

  貪小便宜可能吃大虧

  “超低價是否合法?是否違規?該如何監管呢?”就此,湖北誠明律師事務所律師林穎説,電商定價多數是市場行為,目前法律尚無針對此的明確規定。

  隨後記者聯繫電商平臺客服人員。對方稱,“這個標準不好確定,目前對賣家的信用考核也越來越規範和嚴格,希望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消費者上當受騙,這也就是為什麼在關鍵詞搜索中搜不到10元的羽絨服的原因”。如果被平臺發現店家拖延不發貨等方式刷信用,平臺將會予以處罰或關店。

  林穎律師説,在超低價交易中,消費者看似沒有經濟損失,卻暗藏安全隱患,不排除部分賣家是以超低價為誘餌套取個人資訊。這些資訊如果被倒賣給不法公司,就有受到電話詐騙、網銀詐騙的可能,近年來,這類因資訊洩露而導致的人身財産損失案件很多,甚至有上升趨勢。律師建議:網路購物需謹慎,應對商品的價值價格有基本的識別能力,不要貪小便宜吃大虧。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