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徹底剷除“毒跑道”滋生土壤

  • 發佈時間:2015-12-01 03:32:12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茶余飯後

  針對蘇州、無錫、深圳等地出現的“毒跑道”事件,教育部基礎教育一司有關負責人26日表示,立即停用有問題的跑道,將根據專業機構的檢測結果採取相應措施。教育部及時深度介入,讓公眾看到了徹底剷除“毒跑道”的曙光。可以想見,隨著調查繼續深入,“毒跑道”真相大白為期不遠,無良逐利的生産企業、監管不力的責任人將受到應有懲罰。

  層層轉包、唯價低者得,這是當前一些校園塑膠跑道招標時頻頻上演的怪現狀。一位教育局局長透露,為了壓低塑膠跑道價格,有些投標公司請第三方評估公司幫忙“砍價”,從“砍掉”的部分中按比例提成作為第三方的佣金。在低價惡性競爭下,一些企業不惜用低於成本的競標價搶佔市場,然後轉包下去。如此一來,“劣幣驅逐良幣”,正規企業難中標,施工企業再從跑道施工上動手腳“擠出”利潤。

  教育部調查顯示,發生“毒跑道”事件主要原因是監管不力。現有國家層面的兩部監測標準均不具有強制性,一些地方有標準不執行,一些地方跑道工程層層轉包、施工方無資質沒人管,使用“三無”材料無人管,送檢産品和成品兩張皮無人管,直至最終釀成損害學生的事故。

  根治“毒跑道”,既要將眼前的排查和問責落實到位,又要有系統思維和長遠打算,不能停留在“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治標層面。改變目前校園塑膠跑道低價惡性競爭、監管“習慣性失守”才是治本之策。在招投標時,必須拋棄“唯低價”評標標準,更多注重品質標準要求,確保誠信、守法的正規企業中標,擠掉無良企業的生存空間。同時從完善施工、驗收等環節的監督機制入手,形成對校園基礎設施建設層層把關、責任到人的品質保障機制。多管齊下,才能徹底剷除“毒跑道”的滋生土壤,還校園安寧、健康。

  (據新華社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