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0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如何給投資理財上一份“平安險”?

  • 發佈時間:2015-11-28 15:31:11  來源:新民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投資陷阱如何識別?近期,投資詐騙手段可謂形形色色,稍有不慎,就會掉進金融詐騙的圈套。防止金融詐騙,究竟要怎麼做?投資前與親朋好友商量,到有關政府部門網站查詢相關資訊都有助於辨別資訊真偽、降低風險。此外,還需知曉詐騙手段防患于未然,本報記者結合案例為你“支招”。

  百姓金融版由上海市金融辦、人民銀行上海總部、人民銀行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局、上海銀監局、上海證監局、上海保監局、市公安局、市檢察院、市高院、市工商局、新民晚報社、中國建設銀行上海市分行聯合推出。

  “境外期貨”高風險

  謹防山寨公司騙局

  涉案人李某以香港恒生指數期貨為噱頭, 精心編織了一個“低門檻、高收益”境外期貨理財陷阱。首先,李某自稱是香港某投資有限公司(並無香港期貨業務牌照)的代理商,向投資者出示該香港投資公司的授權委託書,並租用上海市某高檔辦公樓作為經營場所,讓投資者誤以為公司實力雄厚。

  隨後,提供“貼心”服務。他讓員工大肆鼓吹股指期貨的賺錢效應,派人到府簽定合同,由專人“免費”提供指導,費盡心機來打消投資者的各種顧慮。

  最後,施以蠅頭小利。他設立其全程式控制制的股指期貨交易網站,先指使員工指導投資者買賣期貨賺點微利,以後逐步讓投資者加大籌碼,直至保證金損失殆盡。在短短的5個月裏,李某即招攬了32名客戶,收取客戶131萬保證金,造成客戶94萬元損失。

  非法期貨活動之所以得逞,在於其利用投資者的僥倖心理和欠缺的投資理財知識。因此,要避免掉入陷阱,投資者要掌握投資理財的基本知識,切實提高自身的防範和識別能力,為自己的財産“投保”一份必需的“平安險”。一是要核實相關機構的經營資質。設立期貨公司,須經國務院期貨監督管理機構批准。二是要了解期貨投資的風險。期貨投資的風險本身就比股票投資大,正規期貨交易的保證金收取有嚴格規定,門檻較高;而非法期貨投資採用極低保證金比例吸引投資者,其蘊藏的風險更是高於正規期貨投資。三是要正視涉外期貨投資維權問題。由於涉及境外,而期貨交易過程又由所謂外資代表處一手操控,監管部門查證起來相當困難。資金一旦轉移至境外,即便犯罪嫌疑人被抓獲,投資款項亦很難予以追回。四是要識別非法期貨交易的資金交付特點。編織種種理由要求投資者將保證金存入私人賬戶,往往是非法期貨交易行為的重要特點。

  “牛股”消息君莫信

  匯款之前請三思

  隨著股市火爆,非法證券諮詢又開始改頭換面,以QQ群、微信群、手機短信、股票軟體等形式群發股票買賣資訊,並信誓旦旦承諾包賺不賠。對此,投資者一定要擦亮眼睛,對非法證券投資諮詢進行核實和判斷。

  趙某自封資深的“牛股師”、“私募王牌操盤手”,宣稱曾在多家知名證券公司工作,在多家網站部落格張貼股票賬戶截圖炫耀其操作的股票均有盈利,並自我吹噓其通過內部渠道獲取翻倍牛股的投資資訊,以誘導投資者與其聯繫。趙某招兵買馬,指示員工通過QQ群、手機短信、售賣股票軟體等方式指導投資者買賣股票,以“指導費、諮詢費、服務費、會費”等名義收取投資者800余萬元,投資者虧損嚴重。

  如何核實和判斷證券投資和諮詢?一是核實公司及從業人員身份。首先通過工商局網站查詢公司是否註冊登記;其次通過中國證券業協會網站核實公司及人員是否有證券投資諮詢資格。如都查詢不到,即存在欺詐嫌疑。二是核實公司地址。非法機構往往冒充正規公司,一般不設營業場所,如投資者提出到公司現場洽談,其工作人員都以各種理由拒絕;而一些不法分子則利用投資者身在異地、不便於實地考察的特點只發展異地客戶。三是判斷“牛股資訊”的可靠性及合理性。不法分子往往用“內幕資訊”、“大資金操縱股票”來吸引客戶,但必須清楚,不法分子實際並無這些資訊和能力,如能翻倍,他本人為何不依靠這些資訊獲利,且利用內幕資訊交易和操縱股價都是違法犯罪行為。四是判斷使用個人銀行賬戶收款的可疑性。合法機構都使用公司賬戶收款,使用個人賬戶收款即存在非法嫌疑。

  不法分子得逞的關鍵在於利用了各種似是而非的資訊,在轉賬匯款前與親朋好友多商量、多問幾個為什麼、到有關政府部門網站查詢相關資訊都有助於辨別資訊真偽、降低風險。

  非法發行不可信

  投資常理不可違

  多年集中打擊,售賣“原始股”現象逐漸減少,但部分不法分子玩起挂羊頭賣狗肉的勾當,不可不防。在辨別非法發行時,要善於利用證監會等網站,積極諮詢律師和身邊朋友,並須特別注意發行中是否存破綻。

  李某以其成立的所謂創投公司為賣點,向投資者承諾3年上市、隨時退股、到期兌現本息(年利率10%),採用關聯公司擔保、上線發展下線和公司層層持股的經營模式,輔之以股東任高管、定期開股東會、發放年節禮等行銷手段,誘導近800名投資者購買“原始股”,成立了囊括醫療器械等遍及多省市、多領域的10余家空殼公司。李某吸收的1億多元被其揮霍而所剩無幾。

  如何識別發行破綻?首先是發行方式違背法律。合法的公開發行須經證監會或國務院授權部門批准,公開轉讓應當在依法設立的證券交易場所進行,股票在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登記存管,相關文件由證券公司等仲介機構出具。而非法發行則不具備這些公開形式,一般由發行公司“唱獨角戲”。其次合同內容違背常理。一是回報不合理,保本保收益大都是糖衣炮彈,違背風險與收益成正比的原則;二是投資者“權利多”,而發行“原始股”的公司“義務多”,明顯違背權利與義務相平衡的原理;三是擔保方係發行公司控制的空殼公司,起不到擔保作用。最後投資過程違背透明原則。一是由不法分子的個人銀行賬戶收取投資款,投資者資金安全難以得到保障;二是不法分子在股東會上宣稱的公司業績易迷惑人,但並無客觀證據支撐;三是投資項目往往位於外省市交通不便之處,不利於投資者及時核實。

  本報記者鐘喆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