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地基本實現服務貿易自由化
- 發佈時間:2015-11-28 05:52:47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香港擁有的六大優勢産業中,服務業佔了三項——檢測和認證、醫療服務、教育服務。協議的簽署使香港服務業企業獲得了進入內地市場的先發優勢,將促進香港服務業從優勢産業向支柱型産業邁進,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全球服務貿易平臺的地位。“十三五”時期,我國將通過國家治理體系創新和擴大開放等,促使社會生産體系向高端製造、生産性服務、流通性服務及社會性服務等領域分工深化。兩地深度融合,將會形成更為顯著的共贏格局——
11月27日,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和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在特區政府總部簽署了《內地與香港CEPA服務貿易協議》(以下簡稱“《協議》”)。《協議》將於2016年6月1日起正式實施,是首個內地全境以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方式全面開放服務貿易領域的自由貿易協議,標誌著內地全境與香港基本實現服務貿易自由化。
《協議》中“最惠待遇”條款表明,內地對其他國家或地區提供優惠待遇,如有優於CEPA(《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的,也會延伸至香港,保證香港享受內地最優惠的開放措施。
《協議》設“最惠待遇”條款
《協議》參照去年簽署的《關於內地在廣東與香港基本實現服務貿易自由化的協議》(以下簡稱“《廣東協議》”)的框架結構,成為CEPA框架下一份獨立的有關服務貿易的子協議。
暨南大學特區港澳經濟研究所教授陳章喜認為,《協議》內容開放力度大、水準高,有多項突破,亮點很多:
一是內地對香港開放地域的全面性。《協議》在總結《廣東協議》先行先試經驗的基礎上,在內地全境區域進一步擴大對香港服務業的開放,內地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簽署的自由貿易協定中,只要有優於CEPA的措施均將適用於香港。
二是內地對香港開放領域的深度性。內地對香港開放服務部門將達到153個,涉及世界貿易組織160個服務部門的95.6%,其中62個部門實現國民待遇,比《廣東協議》增加4個。使用正面清單的領域,跨境服務、文化、電信等新增開放措施28項。使用負面清單的領域,限制性措施僅120項,比《廣東協議》負面清單中132項限制性措施減少12項,其中的28項限制性措施進一步放寬了準入條件。
三是內地對香港開放措施的配套性。《協議》進一步建立健全了與負面清單模式相適應的配套管理制度,除了《協議》保留的限制性措施及電信、文化領域的公司,金融機構的設立及變更外,香港服務提供者在內地投資《協議》開放的服務貿易領域,其公司設立及變更的合同、章程審批改為備案管理,以更加便利香港業者進入內地的市場。
取得進入內地先發優勢
中央政府提出在“十二五”規劃期末,內地對香港基本實現服務貿易自由化的目標。去年簽署的《廣東協議》,以先行先試方式率先在廣東實現此目標。
中山大學自由貿易區綜合研究院副院長毛艷華認為,對於香港來説,該《協議》的簽署為香港服務業全面進入內地市場爭取了先發優勢。對於內地來説,實施《協議》將倒逼國內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的改革。《協議》要求全國各地要建立健全與負面清單模式相適應的配套管理制度,除了《協議》保留的限制性措施及電信、文化領域的公司,金融機構的設立及變更外,香港服務提供者在內地投資《協議》開放的服務貿易領域,其公司設立及變更的合同、章程審批改為備案管理。
服務貿易平臺作用更顯著
《協議》簽署後,香港的服務貿易平臺優勢將更趨顯著。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馬莉莉教授表示,“十三五”時期,我國將通過國家治理體系創新和擴大開放等,驅使社會生産體系向高端製造、生産性服務、流通性服務及社會性服務等領域分工深化,融入新一輪科技革命浪潮,以實現戰略轉型。在此過程中,中國需通過軟硬體設施的互聯互通,構建更為開放通達的國內外市場空間;並適應國內轉型升級需要,引進更為先進的資金、技術、管理經驗等及推動中國企業“走出去”。由此,我國將從以往關注實物貿易自由化,轉向需要更高程度的服務貿易自由化。
馬莉莉表示,2013年以來,我國啟動幾個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以探索擴大開放、促進服務貿易自由化的可行路徑。2014年底《廣東協議》簽署,成為內地首個以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方式簽署的自貿協議。此次《協議》簽署,內地從開放地區、領域、程度、配套管理等各層面,落實與香港這一自由港的全方位、高水準服務貿易自由化,這成為中國擴大服務貿易領域對外開放的重要實踐。
馬莉莉説,香港是亞太首屈一指的國際金融、航運和貿易中心,《協議》簽署不僅使香港可以發揮既有服務優勢,獲得內地服務市場成長帶來的發展機遇,而且有助於吸聚國際服務提供者、特別是先進服務提供者,以香港為平臺加大對內地服務業投資與貿易,由此帶動香港服務業轉型升級。隨著內地分工深化,香港提供訂制服務及兩地深度融合,雙方將會形成更為顯著的共贏格局。同時,有利於充分發揮香港在國家“一帶一路”共建中的作用。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