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5年01月0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張立洲:資産證券化迎發展黃金期 銀行急需“思維革命”

  • 發佈時間:2015-11-27 18:14: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網北京11月27日電 (記者 陳康亮)中國民生銀行投行部總經理張立洲27日在京表示,2015年可以稱為中國資産證券化爆發的元年,當前中國金融資産的規模已達到100萬億元(人民幣,下同)以上,而已經證券化的資産佔比仍然很小,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有很大差距,中國資産證券化的發展前景非常廣闊。

  張立洲是在當天召開的2015中國民生銀行資産證券化高峰論壇上作如是表述的。

  值得注意的是,近兩年來,關於資産證券化,政策暖風不斷。中國國務院在2013年8月和今年5月兩度部署資産證券化,其中今年5月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新增5000億元信貸資産證券化試點規模,繼續完善制度、簡化程式,鼓勵一次註冊、自主分期發行;規範資訊披露,支援證券化産品在交易所上市交易。

  此外,今年4月,中國人民銀行下發《信貸資産支援證券發行管理有關事宜》,標誌信貸資産證券化發行實行註冊制管理,明確符合一定條件的機構可申請一次註冊、自主分期發行,大幅提高後續項目的發行效率。

  在張立洲看來,證券化將盤活中國的金融資源存量,提高利用效率,有利於支援實體經濟,也有利於降低社會融資成本,促進實體經濟發展。

  談及近期備受矚目的供給側改革,張立洲認為,供給側改革涉及兩個方面,其一是存量供給端存在結構性錯誤,即在産能過剩的同時,許多有效需求得不到滿足;其次是增量層面,即需要滿足消費者新的增量需求。

  “在這兩個層面上,作為商業銀行,民生銀行試圖盤活存量金融資産來支援這兩部分的改革,而這也為資産證券化提供了巨大的機遇,迎來發展黃金期。”張立洲説。

  張立洲進一步指出,中國的金融機構在過去的傳統經營模式下,一直持有大量資産,中國的金融資産的總量實際上超過了100萬億元,是中國最大的存量資産,如果能將金融資産有效盤活,不僅有利於提高金融效率,且釋放的金融力量將會極大地促進供給側改革,這也是民生銀行未來的幾年的重點佈局。

  事實上,今年以來,民生銀行信貸資産證券化和企業資産證券化業務領域頻頻發力,推出三大品牌:信貸資産證券化“企富”産品系列、“創富”産品系列;企業資産證券化“匯富”産品系列。在市場上創造了多個第一。註冊制後首個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全國首例模式化可批量交易資産證券化,全國首單住房公積金貸款證券化,全國首單酒店會展行業資産證券化,全國首單汽運作業資産證券化

  以最近一期企業資産證券化項目為例,11月18日民生銀行主導並統籌設立“匯富揚州汽運客運經營收費收益權資産支援專項計劃”,産品期限5年,發行額8.5億元,其中優先級8億元,分為揚汽01-揚汽05共5個品種,還款來源為揚州汽運未來5年的長途客票收入,這是全國首單長途客運作業的資産證券化産品。

  值得注意的還有,隨著利率市場化到來,資産端壓力以及資本約束不斷加大,銀行對證券化要求將日益迫切。通過資産證券化,可以實現表內外各類金融資産的騰挪流轉,盤活存量、做大增量,並支援戰略業務開發擴張和重點客戶的開發維護,增強銀行的核心競爭力。可以預見,商業銀行對於開展證券化業務會越來越重視。

  張立洲提醒,無論是金融機構還是實業企業,都有必要樹立新思維:流量致勝思維,資産共用思維和大金融市場思維,“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流動創造價值,資産流轉是大趨勢”。共用經濟時代,金融機構的資産需要共用,商業價值需要聯合創造,資産創造與證券化合作同等重要。

  張立洲坦言,當前銀行急需思維革命,樹立客戶即資産理念,客戶群重於資産,一切以客戶為中心,從擁抱資産到擁抱客戶。實際上,不久的將來,金融資産很難説屬於哪傢具體機構,資産融合,客戶共用,“未來一定要用投行化思維去服務客戶,運用證券化思維進行金融資源整合”。(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