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鋁半月內“甩賣”五項資産

  • 發佈時間:2015-11-27 02:54:17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把全面扭虧作為目標的中國鋁業,在年關之際面臨與日俱增的業績壓力。11月26日,公司發佈公告,以超30億元的價格公開掛牌轉讓旗下中鋁物流100%股權及山西華興鋁業50%股權。作為去年的“虧損王”,中鋁正在加快扭虧步伐,半個月內連發5則轉讓資産公告,預計將帶來超50億元收入。

  “盤活資産,改善負債結構”

  中鋁物流設立於2002年11月,主要業務是承辦海運、空運、陸運進出口貨物的國際運輸代理。此次中鋁物流股權掛牌轉讓價格合計8.23億元。

  山西華興鋁業則是中鋁于2010年在山西興縣投資建設的氧化鋁企業,目前中鋁持有山西華興鋁業60%的股權。截至2015年10月31日,山西華興鋁業評估後的股東全部權益資本價值為47億元。以此計算,山西華興鋁業50%股權掛牌價值約23.5億元,掛牌價格將不低於這個數字。由此看來,這兩項交易將為中鋁帶來超30億元的收入。

  中國鋁業表示,轉讓中鋁物流股權符合公司戰略佈局,盤活處置鋁産業的輔助資産,提高運營收益,為公司扭虧增盈做出貢獻。

  公司獨立董事稱,該交易有利於公司盤活資産,提高資産使用效率,改善負債結構,有利於公司轉型升級和結構調整,符合公司發展戰略及整體利益。

  昨日收盤,中國鋁業A股報5.35元,上漲0.1元,漲幅1.90%;中國鋁業H股報2.460港元,上漲0.030港元,漲幅1.23%。

  前三季度虧損9.31億

  這並非中國鋁業首次甩賣資産。近年來,中國鋁業因其驚人的虧損額而被冠以“虧損王”之稱。2014年年報顯示,中鋁當年凈虧損達到162億元,刷新了A股上市公司虧損紀錄。

  去年10月,曾任成都市長的葛紅林出任中鋁董事長,被外界寄予了將帶領中鋁扭虧的厚望。

  進入2015年以來,中國鋁業業績有所好轉,一季度凈利6307萬元,成功扭虧為盈;上半年凈利2758萬元,同比增長100.67%。但三季度,中國鋁業再次回到虧損區間,虧損了約9.59億元。

  受此影響,上半年盈利全部被抹去,前三季度中國鋁業共計虧損9.31億元。

  在三季報公佈後,中鋁面臨在年內剩下的兩個月改善業績,以實現扭虧承諾。隨後,公司開始連續甩賣資産。

  11月14日,中國鋁業連續發佈三則公告,宣佈擬轉讓中國鋁業香港有限公司房屋資産、擬處置貴州分公司部分資産以及擬轉讓中鋁南海合金有限公司全部股權。三者涉及金額分別為3.72億港元、19.5億元和2.1億元,合計約24.6億元。

  以此計算,半個月內,中鋁所轉讓的五項資産預計將帶來約56億元的收入。

  中鋁在此前的《關於公司擬處置貴州分公司部分資産的公告》中表示,該交易符合公司整體戰略佈局,交易完成後可增加公司現金流,降低資産負債率,確保公司良性健康發展。

  新京報記者昨日就此事聯繫中鋁公司宣傳部門負責人,但截至發稿時,電話始終無人接聽。

  新京報記者 趙毅波

  ■ 延展

  中鋁開打扭虧“攻堅戰”

  中國鋁業曾在去年年報中稱,公司今年的目標是全面實現扭虧為盈。在2015年中報中,中鋁繼續強調,2015年下半年,中國鋁行業高産能、低價位運作的狀態仍將持續,市場經營形勢依然困難艱巨。但是,公司實現全年扭虧為盈的經營目標不變。

  在2015年年度工作會議上,葛紅林拿出了“藥方”,稱要做強最精主業,處置不良資産,止住出血點,把創新驅動作為扭虧脫困的新引擎,提高勞動生産率和資本回報率。

  在三季度報虧後,公司業績壓力空前加大,除了接連轉讓資産,還加緊管理層“換血”、開闢網上銷售渠道等,試圖在年底衝刺完成任務。

  中鋁公司官網消息稱,11月12日,中鋁公司董事長葛紅林在公司總部與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舉行會談。雙方表示,將共同搭建一體化的中國金屬電商交易平臺,將中鋁公司的採購銷售業務,由線下遷移到金屬電商交易平臺上運作。

  除了擴寬銷售渠道,公司高層也在近期接連變動。11月21日,中鋁發佈“換帥”公告稱,因工作需要,羅建川提請辭去本公司執行董事、總裁等職務,辭呈即日生效,董事會批准聘任現任中鋁公司副總經理、中國稀有稀土有限公司董事長敖宏為公司總裁。

  公開資訊顯示,羅建川1985年畢業于昆明理工大學採礦專業,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曾任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鉛鋅局工程師,中國有色金屬工業貿易集團公司總經理助理,中國銅鉛鋅集團公司貿易部副主任等。

  在此前一週,11月14日中鋁發佈公告稱,謝尉志因工作需要,提請辭去本公司副總裁、財務總監職務;公司聘任張佔魁為財務總監。

  新京報記者 趙毅波

  ■ 分析

  鋁價下滑 行業持續低迷

  中鋁艱難扭虧的背後,是整個鋁行業的低迷。

  據新京報記者統計,截至昨日,滬鋁期貨主力合約報10215元,相比於今年年初下降了21.4%。進入四季度,滬鋁期貨主力合約價格進一步下滑,至今已經下降11.6%。

  鋁價持續下滑,鋁生産企業減産的消息也不斷傳出。事實上,就在今年三季報發佈前幾天,中國鋁業旗下的撫順鋁業公司電解鋁生産線全線停産,後者始建於1936年,號稱中國“第一鋁”。

  行業低迷帶來的是業績整體下滑。據銀河證券統計,有色金屬行業上市公司2015年三季報營業收入同比增長0.35%,歸屬於母公司股東凈利潤同比下滑34.82%。

  有外媒報道稱,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向發改委提議,要求政府買入鋁、鎳,以及鈷、銦等稀有金屬,以消化過剩産量。新京報記者聯繫該協會工作人員,對方表示並不知情。

  分析人士稱,考慮到中鋁前三季度已經虧損超過9億元,在行業日漸低迷情況下,近期如果沒有一些強有力的增利舉措,則全年可能陷入虧損,此前的扭虧承諾難以實現。

  新京報記者 趙毅波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