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31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推動加工貿易創新發展

  • 發佈時間:2015-11-26 11:29:17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海關總署25日宣佈,近期出臺18項具體措施,解決進出口企業實際困難,促進外貿穩定增長和轉型升級。

  今年前10個月,我國外貿進出口同比出現“雙降”,外貿形勢複雜嚴峻。

  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張廣志説,這包括加快推動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推動口岸資訊共用共用機制化建設、優化查驗監管機制、繼續推廣“雙隨機”抽查機制、實施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改革、推動增設口岸進境免稅店。

  關於改進通關監管服務,張廣志説,將對具有相應技術能力、有安裝意願和使用需求的進出口貨物收發貨人和報關企業,放開電子口岸預錄入系統的準入限制。初步考慮提供系統接入開放、客戶端開放和公共組件開放等3種開放方式,供企業自選,年底前先在廣東省實施。

  在規範艙單傳輸收費上,他説,海關總署已明確要求各關不得對企業選擇艙單傳輸方式設定限制,企業可自行選擇。

  同時,推動加工貿易創新發展。這包括創新和複製自由貿易試驗區海關監管制度、推動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整合優化、完善加工貿易管理模式。

  張廣志説,在自由貿易試驗區內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積極推進內銷選擇性徵收關稅政策,允許企業在成品和料件稅率間自主選擇繳納關稅。以福建自貿區的海拉公司為例,採用內銷選擇性徵稅政策後企業每年內銷産品可少繳關稅200萬元人民幣以上。同時,將加工貿易工單式核銷等制度創新在全國範圍內複製推廣。

  他説,海關總署支援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符合條件的大中城市設立綜合保稅區。截至目前,國務院已批准設立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中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的有47個,佔37.9%。目前正推動哈爾濱、長沙黃花、遵義、武漢空港、雲南昆明等5個綜合保稅區項目的審核報批工作。

  另外,要做好海關統計、打私、國際合作工作。張廣志説,深化海關國際合作,重點是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海關簽署合作協議等制度性安排,繼續在監管互認、農産品綠色通道、能力建設、科技資訊化等多領域進行務實合作。

  11月1日起,中國與歐盟“經認證的經營者”(AEO)互認正式實施,中國3000多家高級認證AEO企業出口到歐盟的貨物,在歐盟28個成員國海關通關時,均可享受到和對方境內AEO企業一樣的通關便利。初步估算,通關平均查驗率將降低約70%,通關速度將提高50%以上。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