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北京衛星製造廠郝春雨:守望夜空裏的中國之星

  • 發佈時間:2015-11-26 08:33:01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據新華社北京11月25日電(記者李萌)一身簡單的工裝,烏黑的頭髮打理得整整齊齊,剛剛四十歲出頭的郝春雨,眼神中透著常人少有的沉穩和堅毅。

  從一個懵懂少女,到航太電裝領域的領軍人物,過去二十多年,她出色完成一次次急難險重任務,用信念和技藝守衛夜空中那些閃亮的中國之星。

  郝春雨的父親是北京衛星製造廠的“老航太人”。1989年父親突然病逝,讓她不得不挑起生活的重擔。那年夏末,她成為北京衛星製造廠的一名職工。

  回憶起年輕時第一次接到任務的情形,她説:“一個普通的微量泵機殼,就不知拆裝了多少次,老是出錯,還劃破了手。”

  2004年9月,我國研製的某型衛星在整星電測時出現故障,若不及時排除將直接影響衛星發射時間。郝春雨接到通知後,連夜趕到發射基地。專家研究後發現,必須將衛星上儀器對接的電纜增加一根並聯導線進行接地處理,這是最快的解決辦法。

  但是當時衛星儀器都已經安裝到位,操作空間狹小,烙鐵不能帶電操作,操作中的任何一個微小失誤都可能帶來嚴重的後果。處於整星測試狀態的衛星,放在兩三米高的測試臺上,只能懸空進行焊接,不僅難度極高,而且十分危險。

  面對挑戰和危險,郝春雨迎難而上,憑藉多年磨礪的過人技能和心理素質,將電纜與插頭穩穩地焊接到了一起,周邊的艙板毫發無傷,沒有一點多餘物體掉入衛星。

  27歲被破格評為青年技師,28歲成為航太科技集團公司五院最年輕的中青年技能接班人,33歲被評為高級技師。多年來,她先後承擔了遙感、通信、資源、“神舟”飛船等30多顆衛星、飛船相關設備的研製任務。

  如今,擔任北京衛星製造廠電子裝聯中心電裝組組長的郝春雨,已成為電裝領域的領軍人物。在我國通信系列衛星應用中,某型號數據總線曾經長期依賴進口,不僅大大增加了衛星研製成本,也嚴重制約了衛星的研製進度。從神舟飛船研製開始,郝春雨作為攻關組主要成員就承擔了總線電纜國産化任務。

  她帶領團隊不斷實踐摸索,創造性地應用“紅外熱熔技術”“線接器的分體壓接”等方法,成功解決工藝可靠性難題,順利實現批量化生産,並將加工時間從2個多月縮短到10天左右,成功實現了國産化任務。

  憑藉出色的表現,她先後獲中華技能大獎、全國技術能手、航太技能大獎等一系列榮譽稱號,所在的車間也被評為了全國“三八紅旗集體”。

  回顧過去20多年的成長和榮譽,她説:“我只是千萬平凡操作崗位上的一名普通工人,忠實履行自己的職責,做自己該做的事。”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