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野心和陽謀:“新美大”更名背後的三點資訊

  • 發佈時間:2015-11-25 15:35: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美團和大眾點評合併之時,新公司的名字成了懸念,有人參照優酷馬鈴薯的先例,猜測新公司或許叫美團點評。不過,在新公司名字沒有公佈之前,媒體約定成俗稱之為“新美大”。

  兩家公司合併時間超過一月了,新公司到底叫什麼名字呢?一直讓外界感到很好奇。昨天,美團大眾點評啟動為期一週的新公司徵名事宜,向全體員工有獎徵集新公司名稱,最高獎金可能會高達五位數。據悉,新公司的英文名已經確定“China Internet Plus Group”,直譯成中文就是“中國網際網路+集團”,從名字就透露了新公司的願景和野心。

   確立新品牌

  創造過BlackBerry、PowerBook、Pentium多個品牌名稱的Lexicon Branding創始人David Placek認為,“一個好名字可以幫助一家公司,從多方面起作用。”

  兩家公司合併之初,雙方創始人的內部郵件就已説明合併之後會成立新公司。這就明確了幾個問題,其一,雙方是平等合併;其二,未來會有一個新名字,不會僅是美團或者大眾點評。從這個時候開始,外界就在猜想新公司的名字。

  按照網際網路公司合併的慣例來説,一般是採用雙方的品牌名,如優酷馬鈴薯、58趕集、滴滴快的,都會保留雙方原有品牌名。而合併之後的“新美大”並沒有叫“美大”或者“美團點評”,卻是一個全新的“網際網路+”,這著實讓人感到有點意外。

  從幾個方面可以來看,其一,兩家公司原本都是突出品牌,彼此的公司名並不包含品牌。合併之後的公司名字當中不包含美團或者大眾點評,也就不足為奇了,兩家公司沒有這個慣例。

  其二,行業存在先例,一個就是優酷馬鈴薯合併之後,開始是對外叫優酷馬鈴薯集團,在業務融合及擴張之後更名為“合一集團”,一則是優酷公司原本就叫合一,二則就是合二為一的意思。此外,盛大文學和騰訊文學合併之後,公司的名字叫“閱文集團”,也未保留騰訊或者盛大的品牌。當然,閱文集團的掌舵人吳文輝,原本就是盛大文學的創始人。

  按照這個規律來看,業務融合完成之後,對外基本就採用母公司的名字了,而不是一個單獨的業務品牌。這就透露出一個信號,美團和大眾點評兩家公司已經完成融合,這或許也就好解釋聯席的職務取消,董事長和CEO都採取專人專職了。未來,美團和大眾點評只是“中國網際網路+集團”旗下的兩個業務品牌。

  加速融合互補

  確定新公司的名字之後,其實就是明確核心業務,然後就是雙方業務的融合。從雙方的業務來看,兩家公司的涉足都很廣,已經不是簡單的O2O公司了。

  美團方面有平臺、到店餐飲、到店綜合、外賣配送、酒店旅遊等事業群,還有貓眼電影、廣告平臺、支付平臺及金融業務等板塊;大眾點評方面有推廣、交易、預訂、結婚、酒店等事業部,以及眾多的業務模組。綜合兩家公司來説,衣食住行、吃喝玩樂等息息相關的生活領域完全覆蓋。

  兩家公司存在一些重疊業務,包括團購、外賣等,在融合重疊的業務以及互補分叉的業務之後,新公司確實不算一家純O2O公司,而是一個“網際網路+平臺”,把生活息息相關的傳統産業與網際網路進行連接。把名字取得這麼大,倒是存在一定的邏輯。而事實上,這家公司已經擁有這樣的體量。

  這段時間一直在説“BATM”,M指的就是新美大綜合體,從用戶規模來説已經是中國網際網路第四極了。大眾點評超過2億的月活躍用戶,而美團的活躍用戶已經超越京東。不論從涵蓋領域、覆蓋城市、商家數量、活躍用戶、交易金額等維度來看,都是名副其實。

  未來野心

  説到“BATM”以及“網際網路+集團”,都無不展示了新美大的未來願景和野心。百度是搜索、阿裏是電商、騰訊是社交,而新美大則是網際網路+。“網際網路+”這個概念在國內已經家喻戶曉,已經上升到了國家高度,包括強哥總理也多次提及,這確實也是未來。

  不管百度也好,阿裏也罷,都在竭力的抓住O2O,就是不願意錯過未來。而在這片市場,新美大已經佔據了絕對的領導地位。其崛起,已經讓百度和阿裏形成了巨大的壓力和危機。據傳,阿裏閃電式入股餓了麼,百度將分拆糯米併入去哪兒。此前的競爭都是比劃比劃,或者説其實才剛剛開始,因為行業格局已經確定了。但是,未來勢必向刺刀見紅,那就是整個“網際網路+”。

  新美大取這樣一個名字,可不只是為佔一個坑,而是表示了他們的野心。非常明顯,新美大不只是要做O2O的老大,而是要霸佔“網際網路+”,成為這個領域的領導者。客觀來説,這種機會是有的,目前也非常的明顯,因為O2O是網際網路+的基礎。新美大可以將在O2O領域的優勢,順延到整個網際網路+領域,提前佈局,穩固地位。

  所以説,競爭其實才是剛剛開始。BAT不會坐視新美大霸佔“網際網路+”,勢必會給新美大形成壓力,能不能繼續發揮優勢、保住地位,這就要看新團隊如何去做了。基礎有了,野心有了,關鍵就是看做了。畢竟,對手會變得越來越強大,競爭也會越來越激烈,走到最後的才是真正的王者。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