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巴黎氣候大會召開在即 三大問題待解

  • 發佈時間:2015-11-24 09:59:00  來源:中國日報網  作者:小唐  責任編輯:羅伯特

  綜合媒體報道,巴黎人剛經歷了法國史上最慘重的恐怖襲擊,現在餘悸猶存的他們將收拾心情,接待下周前來參加氣候峰會的近140位世界領袖。

  11月30日至12月11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1次締約方會議(世界氣候大會)將於巴黎舉行。按照計劃,一項新的全球氣候協議將在氣候大會上達成,為2020年後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作出安排。

  法新社報道,美國總統奧巴馬23日敦促各國領袖如期出席氣候大會,向全世界展示,“一小撮殺手擋不了全世界做重要的工作”。

  法國外交部長法比尤斯21日表示,在巴黎恐襲奪走130多條人命的一週後,沒有一位國家領袖缺席30日的氣候大會開幕儀式。

  這場備受期待的會議必須解決的是威脅人類福祉的全球變暖的問題。從預備會的情況來看,各國態度積極,但是分歧依然存在,主要是針對“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如何體現。

  等待會談解決的問題至少三個,第一個就是最常見的資金問題。

  2009年丹麥哥本哈根氣候大會上,各國齊聚一堂,試圖草擬普世遵守的協議卻未能如願。

  不過在哥本哈根氣候大會上,“綠色氣候基金”首次被提出,按照協議,發達國家應在2010年至2012年出資300億美元,作為綠色氣候基金的快速啟動基金,並在2013年至2020年間,每年出資1000億美元幫助發展中國家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然而,“綠色氣候基金”啟動資金僅籌得93億美元,直到去年的利馬大會期間,基金總額才勉強超過100億美元,與協議要求相去甚遠。

  發展中國家質疑發達國家籌措資金的意願,而發達國家則希望發展中國家也要出資,法國要想在巴黎氣候大會上督促發達國家兌現每年1000億美元的承諾,難度可想而知。

  第2項棘手議題是定義長期目標。

  2015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非常關鍵,因為會上要通過一項氣候問題的國際協議,使全球升溫控制在2攝氏度以下。

  不過,政治家在心裏面都很清楚,將全球溫度上升控制在2攝氏度的目標僅僅是目標而已,巴黎協議在很大程度上應該不會實現這個目標。

  今年2月,《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克裏斯蒂娜·菲格雷斯帶團訪問布魯塞爾時就對媒體表示,在巴黎會議之前各國遞交的後2020年的氣候貢獻,並不會使得國際社會走上實現2攝氏度的路徑上。

  按照科學家的計算,2攝氏度目標是指相對於工業化前(1850年)水準,2攝氏度是人類社會可以容忍的地球最高升溫。如果地球平均氣溫升高超過2攝氏度,全球遭遇沿海洪澇、饑餓、瘧疾、水短缺的人數將大大增加。

  因此,這樣也就預示著巴黎並非是解決氣候問題的終點。

  當然,巴黎協議將是應對氣候變化的關鍵一步,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都將最大可能地按照公平原則做出氣候貢獻。而彌合對於公平的理解,則需要各國互相的理解和合作。

  第3個癥結是協議的法律地位。

  美國始終表示,不會在具有法律拘束力的國際條約中,明定在2025年前比2005年減碳26%至28%的目標。當地時間11月11日,美國國務卿克裏對英國《金融時報》表示,巴黎氣候談判不會達成一項從法律上要求各國減排的“條約”

  11月初的一項全球調查結果顯示,與全球都認為這一問題十分緊迫相反,美國居民卻是最不關心氣候變化議題的人群之一。此外,具有法律效力的協議須經美國國會批准,馬上要從美國總統位上退下來的奧巴馬,也面臨著共和黨把控下參議院的強大阻力。

  但主辦國法國卻説,峰會結果須具法律拘束力。

  巴黎氣候大會有一個雄心勃勃的目標—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下達成一個適用於所有締約方、具有法律效力的協議。

  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解振華11月19日在北京表示,希望本月底舉辦的巴黎氣候大會能夠達成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協議,並相信大會最後會達成共識。(小唐)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