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農網改造帶來現代化生活

  • 發佈時間:2015-11-24 07:29:40  來源:河南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我叫董梅香,滑縣焦虎鄉晏口村農民,今年63歲。這幾年,我的日子是芝麻開花節節高,越過越滋潤。尤其是去年,我更是城裏鄉下抬腳就走,跳舞種菜自由自在。説起來這要歸功於這幾年的農網改造,讓俺們用電方便,生活品質提高了一大截。

  我們這裡常年雨水偏少,種莊稼主要靠地下水灌溉,一年下來春秋兩季莊稼要澆七八遍的水。以往每次澆地都是個麻煩事,要用平板車拉著一大堆的塑膠管到機井邊現接,還要找村電工一戶戶接電線、裝電錶。農時不等人,都一窩蜂地一齊澆地,那個小變壓器就受不了啦,老跳閘。大家只好輪流澆,有時候輪到晚上,黑更半夜下地幹活也是常有的事,可遭罪了。

  這些年,兒女們都到城裏務工了,一年回家也就那麼幾次。自打老伴去世以後,我成了一名留守老太。要擱以前,我一個老太太,説啥也侍弄不好家裏的幾畝地。好在村裏前幾年進行了農網改造,澆地用上了智慧電錶,只用拿著交電費的小卡片對著電錶一刷,就自動出水。每年收罷秋莊稼,收割機自動打碎的秸稈隨翻地自動返田,再澆一遍水就又變成了上好的農家肥,不用費時費力處理秸稈了,真方便。我這老太太也能頂上過去的壯勞力。

  去年,聽從兒子的建議,我把家裏的地流轉給了村裏的種田大戶集中經營,因為水電方便,穩産高産,轉讓金也比較高。這下,我就沒啥要緊事可做了,變成了子女們的“大補丁”,誰家有事磨不開圈,我就去當替補隊員,幫著看看孩子,做做飯。三天五天,十天半月,拎包就走。

  不過,我還是喜歡住在農村老家。白天,侍弄侍弄我的小菜園,晚上,在村裏的文化廣場和老姐妹們一起跳跳舞。家裏不僅電視、冰箱、洗衣機城裏人的“三大件”一件不少,連空調、微波爐、電熱水器也都是一應俱全。俺們還用上了電磁爐做飯,乾淨又方便,啥時候到家,一按開關,隨時做飯。到了寒暑假,住在城裏的孫子、孫女都急著往老家來,住下都不願意回去呢。老了老了,我這日子過得越來越享福啦。

  我們年輕那會兒,廣播裏説的現代化的生活就是“樓上樓下,電燈電話,洋犁洋耙”,當時感覺跟神話似的,現在回頭看,這不都早實現了嗎?③9

  (本報記者陳學樺本報通訊員郭棟採訪整理)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