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75%的受訪在校大學生對創業滿懷期待

  • 發佈時間:2015-11-23 07:22: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王燁捷 周凱  責任編輯:羅伯特

  今天下午,正在進行的2015全球創業周中國站活動中,上海大學生創業者協會(籌)發佈一份關於上海23所高校1075名在校生的《上海大學生創業現狀調研》最新報告,稱約有75%的在校學生對創業滿懷期待,既羨慕創業者的勇敢和成就,也希望有這樣的機會成就自我。

  42%的受訪者考慮獨立創業

  調查數據顯示,上海的90後大學生創業者一個人獨立創業的意願較強。在創業形式方面,雖然51%的有創業意願的學生希望以合夥的方式創業,但考慮獨立創業的人數也高達42%。

  報告稱,獨立自主創業對於學生而言,一方面可以更多地將自己的理念充分應用到創業過程中,享受過程並展現個人價值;另一方面,“網際網路+”的形式也讓創業變得更加容易,特別是在餐飲休閒和商貿領域,由於門檻不高,特別適合獨立創業。正是受這種外部環境和內在因素的共同影響,大學生的獨立個性得以充分地顯現在創業過程中。

  中國青年報記者注意到,相比70後與80後,90後的獨立意識和自主精神特點明顯。此前,一項針對上海90後的調查研究就發現,近一半受訪90後大學生每個月的生活費裏都有自己掙的“血汗錢”。他們不再“心安理得”由父母養著,即便羽翼未豐,能掙到哪怕只是一小部分生活費,這些90後也認為這是自我能力的證明。

  這種獨立性也充分表現在90後上海大學生的創業目的上。調研報告發現,有接近一半的大學生認為創業的目的是“不想為別人打工”。

  上海女大學生創業者也不少

  近年來,在上海市政府和市教委的推動下,相關部門和學校制定了一系列針對大學生創業的政策,在創新創業教育模式方面進行不斷創新,並積極幫助創業大學生進行資源整合,使本市大學生充分感受到了外部環境改善。

  研究數據顯示,上海市大學生針對創業外部環境的打分達8.8分(滿分10分),表明大學生普遍認為現在的外部環境非常適合創新創業。

  在大學生創業時機的選擇上,認為畢業3年內進行創業是合適時機的本市大學生比例高達74%。這與認為創業屬於有經驗者的傳統觀念顯然不一致,儘管社會上有聲音認為大學生創業成功率很低,但上海大學生仍樂於創業。

  此前,在出席上海理工大學舉辦的大學生創業訓練營開營儀式時,上海市就業促進中心副主任楊永華透露,截至2014年年末,上海共有7.1萬人創業,直接帶動就業70余萬人,上海16歲至60歲人群的創業活動率為10.4%,而在創業人群中大學生的比例超過12%。

  “有數據顯示,大學生創業成功的比例只有1%。但至少在上海,這個比例是不對的。”楊永華説,上海大學生創業的成功率要高於這個數字。他説,上海即將實行大學生創業新3年計劃,根據這一計劃,未來只要在上海高校就讀的學生,無論是滬籍還是非滬籍,都能享受同樣的創業扶持政策和培訓,且創業教育不只面向應屆生,而是對每個年級的學生都平等開放。

  上海市教委學生處副處長李長治也説,上海大學生創業的成功率較高,且女性創業者人數佔比較全國其他地區高,“按照領取創業證的人數來看,上海女性創業者佔創業者總數的比例超過40%”。上海的創業項目附加值也更高,特別是在IT、專業服務和貿易領域,項目盈利空間可觀。

  熱衷創業人群多為家務主動參與者

  調研顯示,上海大學生的創業熱衷程度和參與家務的主動性有顯著關聯。

  創業熱衷者的家務參與程度總體較高(峰值8分,平均7.39分,滿分10分),而創業排斥者的家務參與程度總體偏低(峰值4分,平均4.09分,滿分10分)。

  調研報告引用專家觀點稱,造成這種關聯的主要因素是主動參與家務的大學生往往更有責任感,並且家務勞動可以使動手能力更強,而責任感和動手能力是創業者必須具備的關鍵能力,主動參與家務勞動大學生的父母在責任感上往往做到了言傳身教。

  調研報告稱,孩子喜歡以成人作為自己的榜樣,當父母自豪而快樂地承擔起自己的家庭責任時,孩子也會顯示出對承擔責任的渴望和意願。因此,孩子也往往願意主動參與家務勞動。同時,在家務勞動的過程中,孩子獲得了解決問題的思考模式和實踐方法,這種思考模式和實踐方法將讓孩子受用一生。

  此外,當自評家庭對於自己創業的支援程度時,創業熱衷者的家庭對學生的創業支援度顯著高於其他群體。

  分析表明,這一方面是因為創業熱衷者自身的態度和能力給家庭很多信心,家庭也樂於支援這些孩子創業,另一方面是因為創業熱衷者與家庭溝通更多,往往能夠與父母相互理解,充分了解父母對自己的關心,也充分了解自己應該為家庭帶來什麼。因此,創業熱衷者更易得到父母的支援。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