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點名之後忙整改

  • 發佈時間:2015-11-23 05:46:15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督查發現企業問題不少

  本報記者 曹紅艷

  11月8日,供暖季剛剛開始一週,瀋陽PM2.5濃度爆表,局地超過1000微克/立方米。東北地區重霾天氣一下成了全國輿論關注的焦點。

  本次東北重污染天氣的影響持續肆虐10余天,令各地重污染天氣應急措施落實與污染源排放經受嚴峻考驗。

  9日,環保部啟動重污染天氣督查,由東北環境保護督查中心組成8個督查組對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進行全面督查,重點檢查各省、市、縣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的啟動、預警發佈、各項響應措施的落實情況及秸稈禁燒、燃煤污染治理、建設工程施工現場揚塵控制、渣土運輸車輛密閉、黃標車和老舊車輛淘汰等。

  在12日至14日的督查中,督查組發現了不少問題,要求地方環保部門依法嚴肅查處並監督其整改到位。一是個別企業未嚴格落實應急措施要求。如遼寧省本溪市北臺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未按要求進行30%限産調整;二是部分燃煤企業存在超標排放、治污設施建設不完善或未正常運作等問題。如齊齊哈爾市黑龍江黑化集團有限公司8台鍋爐均超標排放,焦爐無除塵設施,煙氣無組織排放嚴重,部分煤灰露天散堆。華電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富拉爾基熱電廠、黑龍江華電富拉爾基發電廠大氣污染物超標排放,原煤露天堆存,未採取抑塵措施。葫蘆島市國電潤澤熱電有限公司煙塵超標排放。遼寧省瀋陽熱電廠7號爐煙氣線上監測設施不正常運作。吉林市源源熱電有限責任公司擅自拆除線上監控設備,未按規定進行手工監測等。

  此外,一些燃煤供熱企業鍋爐環保設施建設、運作問題突出。如哈爾濱市捷能熱力電站有限公司閒置3台建有脫硫及低氮燃燒設施的鍋爐,卻投運了2台未建設脫硫脫硝設施的鍋爐。哈爾濱市鑫瑪集團呼蘭熱力有限公司鍋爐煙氣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煙塵三項指標今年10月份至今持續超標,未進行整改等。

  17日環保部通報東北三省解除重污染天氣預警。環保部環境監察局局長鄒首民表示,將繼續關注東北及其他重點地區空氣品質情況,進一步加強對地方空氣品質預測預警工作的指導,持續開展重污染天氣應急應對督查,督促地方做好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工作。

  一場來勢很猛的霧霾是否隨著重污染天氣預警的解除離我們而去了?加快完善應急響應措施,全民行動起來,監督違法排放,對違法環境行為施以最嚴厲的處罰,還有很多事要做好。

  遼寧:迅速行動查處污染企業

  本報記者 張允強

  11月18日,記者前往鞍山採訪,走出鞍山火車站,只見天空微現藍色,陽光穿過淡淡的霧氣照射在行人身上。火車站廣場上,一位戴著口罩的女士正巧從記者身邊走過。“您覺得今天的天氣怎麼樣,您這戴口罩是為了防霾吧?”記者問。“今天這天氣是好多了,戴口罩主要為了防凍。前幾天霧霾最重的時候,眼前十幾米開外什麼都看不見,我們不敢出門。”

  鞍山市是近期遼寧常出現重度霧霾的“重災區”,多項環保指標在遼寧居於末位。環保部日前通報東北地區重污染天氣督查情況,遼寧多家企業被點名,鞍山市就有6家企業。

  鞍山供熱總公司梨花峪熱源廠4台140噸鍋爐項目未依法報批環評,擅自建設並投入使用,且其配套建設的環境保護設施未落實“三同時”。鞍山市環監局依法對其下達罰款30萬元。鞍山立達供暖有限公司桃山熱源廠1期2台100噸鍋爐需要配套建設的脫硫、線上監測等設施未建成,未落實“三同時”即投入生産使用,鞍山市環監局依法對其下達罰款30萬元。鞍山市新迪物業有限公司脫硫設施擅自閒置,執法人員依法將此案件移送公安部門處理。

  鞍山市環監局負責人告訴記者,按照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要求,鞍山市環保、住建、公安、交通、各城區政府及管委會共出動執法人員1500余人次,對鞍鋼等重點工業企業30余家實施了限産停産。全市所有建築工地停工,中小學、幼兒園停止一切戶外活動,全市衛生機構、公安交管部門、公交公司等全部做好突發應急準備。抗霾期間,對鞍礦東鞍山燒結廠、市供熱總公司、市立達供暖公司等8家企業進行了行政處罰。

  遼寧省環保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霧霾是2014年遼寧省全面實施新空氣品質標準以來,面積最大、持續時間最長、污染最重的一次霧霾。遼寧首次啟動省級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全面進入應急狀態,要求各市立即發佈預警資訊並啟動相應等級的應急響應。

  遼寧省瀋陽、大連、鞍山、撫順、本溪、阜新、營口、遼陽和鐵嶺9個城市啟動了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鞍山等地啟動紅色預警,採取了工地停工、企業限産。遼寧省環保廳要求,系統職工都要下到基層去、下到企業去。實施24小時巡查制度,對大氣重點排放企業要24小時駐廠監察。12369環保舉報電話24小時暢通,對人民群眾舉報的大氣環境違法行為,立即到場處理。同時重點對限産停産企業實施夜查和突擊檢查,對未按照預案要求落實限産停産等減排措施和違法排污的,要實施斷電限電等強制措施、上限處罰,立即責令停産整治,不打折扣地落實好各項應急減排措施、停産和部分機動車限行等嚴格措施。

  吉林:兩家企業已經整改到位

  本報記者 李己平

  “被通報原因是沒有建設防塵設施渣棚。現在已經設計好,近兩天就動工,10多天內投入使用。”長春新城供熱公司高洪飛很自責。吉林省被環保部11月12日通報的7家企業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整改工作正在進行或已完成。

  11月13日,環保部通報第二天,吉林省提出迅速開展環保部曝光的燃煤鍋爐超標企業整頓工作,加強分散燃煤供熱企業監管,落實重污染天氣潔凈煤替代方案,建立重污染企業停産限産清單,出現重污染天氣時,合理安排停産、限産。實行明察暗訪相結合,加強脫硫脫硝設施運作情況督導和檢查。

  長春市被通報了同鑫熱力集團東光供熱公司和長春新城供熱公司存在的大氣環境違法問題,長春市決定責令同鑫立即整改環評程式不全問題,改正後及時報環保部門驗收。對新城公司未按環評要求建設渣棚問題,責令立即修建,並要求環境執法人員強化跟蹤督辦,督促企業整改落實到位。

  長春市環保局監察支隊隊長助理邱天松説,“目前兩個企業已經整改到位。在責任追究上,是誰的問題誰帶走,整改方面是誰的問題誰解決,環保部門實施嚴格監督,該下處罰下處罰,絕不姑息。同時,考慮居民供暖問題,要求有問題企業邊整改邊供熱,不能停産,不能馬上實施的給予緩衝時間”。

  19日,記者冒雪來到長春新城供熱公司了解整改情況。該公司2011年開工的6台80噸鏈條熱水鍋爐有3台正常運作,布袋除塵達到了98%,氧化鎂法脫硫達到了國家最新濃度標準,脫硝標準也符合在建項目要求。為解決當前沒有渣棚問題,主要措施是讓合同企業隨時清運煤灰渣,不落地地送到磚廠。長春同鑫熱力228廠技術設備部張亞峰到現場指導技術整改。張亞峰對記者説,為提高環保水準,去年新上單鍋筒橫置式網復爐,由於沒有通過環評,今年冬為了供暖就強行開了爐,造成違法。被通報的補救措施是整理好現場,讓居民來參觀新鍋爐的環保水準,取得居民諒解,爭取明年通過環評。

  另外兩個被通報供熱企業都在所屬的農安縣,農安縣環保局局長楊樹軍向記者介紹,華能集團農安熱電廠的問題是線上環境檢測設備不能穩定運作。華能總部將線上設備火速送北京維修,其間由農安環保局提供設備24小時監控。從監控情況看,氮排放略高,通過調整負荷,增加樹根、稻殼摻燒比例,控制了氮排放。長春新大石油公司是在煉化工業生産中,因燃煤鍋爐煤質含硫高,導致硫排放過高。整改措施是更多地摻入工業廢氣與煤炭混合燃燒,減少硫排放。企業計劃明年對脫硫脫硝設備進行改造,選用低硫煤,確保環保達標。

  哈爾濱鑫瑪熱電:承諾儘快達標排放

  本報記者 倪偉齡

  11月4日,哈爾濱被重度霧霾籠罩,主城區空氣品質指數AQI各監測點的數據達到400左右,屬最高級別“嚴重污染”。當地氣象臺工作人員表示,供暖和燒秸稈是造成這次霧霾天氣的主因。這幾日氣溫回暖,水準方向和垂直方向的風力偏少,産生巨大的逆溫層,污染物極其不易擴散,導致霧霾天頻頻出現。

  環保部近日披露導致東北霧霾的企業名單,涉及哈爾濱市鑫瑪熱電賓縣熱力有限公司。19日,記者向哈爾濱市環保局、賓縣環保局了解情況,得到書面答覆:“11月5日,環保部東北督查中心、哈爾濱市環境監察支隊和賓縣環境保護局聯合對鑫瑪熱電集團賓縣有限公司進行現場檢查和現場監測。檢查時發現該企業脫硝污染防治設施未安裝,導致污染物超標排放。賓縣環保局對該企業的違法事實進行立案調查,目前在等待市監測站監測結果。與此同時,企業承諾抓緊整改,積極尋找解決超標排放的辦法,儘快實現達標排放。下一步待監測結果出來後,若污染物超標,環保局將立即對鑫瑪熱電作出行政處罰,同時下達限期整改。若是企業整改後仍未達標排放,將啟動按日計罰。”

  哈爾濱市鑫瑪熱電賓縣熱力有限公司表示:按照環保要求,公司已上了脫硫設施、除塵設施、線上監控設施。唯獨沒有上脫硝裝置,導致氮氧化物超標。原因是資金緊張,上脫硝設施需要500萬資金。另一個原因是今年哈爾濱提高燃煤標準,禁燒低價褐煤,改為每噸457元的優質煤,導致資金壓力增大。

  對於企業脫硝設施不達標問題,環保部門為何早不制止?賓縣環保局局長説,該局入冬之前幾次對該企業下達通知,均因企業資金緊張沒能落實。對於當下企業氮氧化物超標的問題如何處理?環保部門面臨的難題是正處在供暖期,如果立即整改,需要停止供熱半個月到20天。鑫瑪熱電賓縣熱力有限公司承諾,明年開春馬上施工整改。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