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0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看水果生鮮電商怎麼玩雙十一

  • 發佈時間:2015-11-21 08:31:41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熱熱鬧鬧的雙十一已經過去,但留給人們的思考卻是長久的。讓利、促銷、火爆的銷售背後,生鮮電商到底賺到了多少錢?眾多農企爭搶大平臺流量的同時,為何有的生鮮電商今年開始單幹?雙十一適合産品差異性小、利潤低的生鮮嗎?本期聚焦生鮮電商在雙十一前後的表現,剖析其在電商狂歡中的思考和探索。 ——編者

  王如晨

  2014年天貓“雙十一”盛典中的一家水果和生鮮雙料冠軍,到了2015年節日當口,突然不跟天貓玩了,自己去“嗨”了。這是咋回事?

  若你熟悉本土領先的水果、生鮮電商平臺天天果園,會覺察到,這幾天天貓“雙十一”瘋狂行銷中,沒有它的身影。而它的官方平臺、APP上,卻在自“嗨”中。

  要知道,諸如天貓、京東這些大平臺的流量和影響力,在“雙十一”大促中對産品銷量的拉動,是一般品牌很難捨棄的。但多位專家表示,雙十一大促中所需要的資金和投入巨大。作為垂直B2C電商,如果沒有自身沒有十足準備,誰都不會輕易“去大平臺”,畢竟商業就是商業,不是湊熱鬧。

  生鮮電商的冒險之舉

  那麼,驅動天天果園這家生鮮電商獨立做“雙十一”的力量在哪?

  “去年我們上線了自己的APP,去年整年天貓上的銷量佔到總銷量20%,自有平臺佔50%以上;而今年,天天果園APP的銷量佔到了90%以上,運營重心已經徹底轉向自營APP。”生鮮電商代表天天果園負責人士表示,之所以選擇獨立做“雙十一”,主要是公司自身行銷平臺已具有相當的獨立運作能力,到了強化時刻,公司有自己更長遠的策略。

  這一決定在宣佈之後,很多人都為天天果園捏了把汗,要知道,作為國內最大的生鮮電商,它可是去年天貓“雙十一”水果、生鮮兩大品類的銷量冠軍,而諸如天貓等大平臺在天天果園過去數年的營業額佔比均超過50%。

  這個在很多人看來貌似“冒險”的斷腕之舉最終被證明大獲成功。根據天天果園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剛剛過去的“雙十一”其自有平臺全天銷售額近3000萬元,同比大增114%。

  這次天天果園“去大平臺”的成功,對於垂直B2C電商行業而言,則是開拓獨立平臺的有益一次嘗試。

  那麼,天天果園的底氣是什麼?據專家介紹,移動端爆發性成長,內生流量大幅增長,奠定了生鮮電商獨立運作的基礎。這也是天天果園上面提及的部分。截至目前,它的自有APP流量佔比已超過90%,天貓一端的流量紅利明顯弱化。一方面,是交易主陣地從大平臺向自有平臺遷移;另一方面,是自有平臺內部遷移——從官網到APP;天天果園動作幅度不可謂不大,風險明顯很高。

  告別大平臺依賴症

  雙十一自身就是熱點,意味著全民流量的一次集中激發。對於任何電商玩家而言,只要參與其中,可能都會有所收穫,而最理所應當的選擇,當然去傍大平臺,畢竟它們才有真正的流量優勢。縱觀生鮮電商的發展,也是如此。無論是借2013年雙11殺入公眾視線的順豐優選,還是過去幾年一直蟬聯天貓生鮮和水果雙料品類冠軍的天天果園,雙十一、大平臺,都是它們迅速發展,擴充市場的“助推器”。

  雙十一就像一個放大鏡,大平臺之於生鮮電商的益處會迅速擴大,但同時,生鮮電商在大平臺可能遭遇的“困局”也會格外明顯。

  首先,橫向對比,大平臺對於生鮮電商的助力並不如其他標品那樣大,因為産品特殊、存儲週期短,用戶很難實現有效比價,也很難大規模囤貨。所以,雖然雙十一生鮮銷售也會水漲船高,但它從來都沒有進入過天貓這些平臺雙十一的熱門品類行列。

  不僅如此,大平臺品類聚合、品類呈現的背後,其實是“價格戰”的邏輯,你作為平臺上的商家,你想獲得好的位置、好的流量、好的業績,你就必須配合平臺,用低價拼殺。這時候,領先品類的價格是王道,至於具體的産地、品質以及品牌就顯得並不重要。

  所以,往年雙十一過後,生鮮水果電商總會在迎來一波投訴、吐槽的小高峰。一個最簡單例子是,雙十一本就是物流高峰,第三方物流都是爆棚,而生鮮電商要求的就是速度,時間即産品的生命,拖到一週後甚至半個月發貨“出事”的可能就太大。

  業內人士表示,自有平臺,更重視用戶量和用戶品質,在用戶體驗、産品品質、物流等相對更容易把控。

  超級供應鏈核心競爭力

  國內很多生鮮電商平臺自建冷鏈物流、倉儲,也有獨立配送的,但具備完整自足體系的很少。天天果園創始人王偉曾經向媒體透露,公司創立以來的大部分資金,也包括新的融資,都投在這些環節了,有時甚至還有意縮減行銷支出,向它傾斜。

  在水果與生鮮領域,這就是“生死線”。

  一般來看,“庫存”對於很多傳統流通業可能只是意味著産品單價損耗,或許還有波動帶來的價格上升機會,産品本身一般都不會有什麼問題,但對水果電商平臺來説,産品就只是一維的、線性的生命,它不僅關涉毛利,更是決定生死。

  事實上,這正是水果與生鮮垂直電商領域的特色,也是核心難題。與其他商品不同,水果生鮮的生命週期、品質變化決定了它們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快速消費品”。尼爾森在其最新發佈的《中國生鮮電商行業發展白皮書》中強調:“真正的生鮮冷鏈,一定要貫穿生産、採購、儲運、銷售的全鏈條,標準也要貫穿始終,否則半路標準、環節標準再好,也難以保證全程不斷鏈。”

  很重要的一個現實是:如果不能從對天貓等大平臺的“流量依賴”中斷奶,就要接受來自大平臺的許多遊戲規則,譬如重單品和促銷,重促銷和交易量,但可能會犧牲很多品質,影響口碑;而練好自身的供應鏈功夫,培養自有平臺的內省流量,從類目運營轉向深耕用戶,在用戶體驗、産品品質、物流等方面則相對更容易把控;對於生鮮電商來説,也能獲得更長遠的生命力。

  以天天果園為代表的生鮮電商自創平臺,並不意味著其越過了一個門檻,反而越是轉型的關鍵週期,挑戰反而會更大。它涉及更複雜的博弈,對它的商業模式、開放精神構成挑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