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綠皮書:巴黎氣候大會國際協同成主旋律

  • 發佈時間:2015-11-20 21:08: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丁棟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社北京11月20日電 (記者丁棟)2015年《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1次締約方大會即將在巴黎召開,有望達成2020年後新的國際氣候協議。20日在北京發佈的《氣候變化綠皮書:應對氣候變化報告(2015)》指出,求同存異,促成巴黎大會達成共識是國際社會的共同期望,在國際社會應對氣候變化的進程中,攜手開展行動已成為主旋律,是大勢所趨。

  由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發佈的該綠皮書指出,巴黎氣候大會是繼2009年哥本哈根氣候大會後,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又一次重要的大會,將是國際氣候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會議。在德班平臺工作組經過長達三年的磋商後,預期將在巴黎會議達成關於2020年後國際社會協同應對氣候變化的制度安排。

  綠皮書顯示,在巴黎會議之前,包括歐盟、美國、中國、印度等氣候公約締約方,紛紛提出國家自主貢獻目標。截至10月初,已有約150個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提交了各自應對氣候變化的國家自主貢獻文件,這些國家溫室氣體排放量佔全球排放總量的80%以上。

  綠皮書主編、中國氣象局局長鄭國光指出,氣候變暖給全球生態環境和可持續發展帶來的損失和風險與日俱增。隨著發展中國家經濟快速發展,以及全球分工引起的産業轉移,導致中低端製造業高排放産能大量向發展中國家轉移,發展中國家溫室氣體排放呈快速上升趨勢。儘管如此,其歷史排放格局總體未有大的變化。在氣候治理國際合作中,既要各國積極主動自主減排,也要強調遵循公約“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重點即發達國家要承擔歷史責任並盡其相應的義務。

  在綠皮書發佈會上,中國社科院副院長李培林指出,中國提出的國家自主貢獻是務實科學的重大戰略。文件提出的2020年後強化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目標,向國內外宣示中國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的堅定決心和積極態度。中國的國家自主貢獻目標無論從峰值的發展階段、碳強度指標還是非化石能源的消費量上來説都是有力度的。

  據測算,中國到達二氧化碳峰值時每人平均GDP大致相當於美國和歐盟平均水準的30-40%左右,每人平均排放只有美國達峰時的一半。綠皮書認為,實現中國國家自主貢獻目標,將有望開創一條比歐美等發達國家傳統發展路徑更為低碳、在較低收入水準上達到更低峰值的嶄新的發展路徑。(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