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5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科技“做媒” 部省聯動共促創新型湖南發展

  • 發佈時間:2015-11-20 04:29:52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11月14日,科技部與湖南省人民政府在長沙舉行2015部省工作會商會議。雙方擬在近十年部省合作基礎上,全面啟動新一輪部省會商合作,六方面議題被列入雙方共同簽署的《工作會商制度議定書(2015—2020年)》。

  科技部與湖南省政府2006年開始建立會商制度,截至目前已進行了5次會商。通過這一機制,雙方共同推動了湖南省戰略性新興産業培育發展、農業農村資訊化、區域創新體系建設、湘江流域污染治理等重大議題的落實,助力湖南省區域創新能力提升至全國第12位,科技進步貢獻率提高到52.90%。

  為更突出實效性,此次會商雙方特別強調戰略聚焦和舉措落地結合,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結合,湖南發展需求與科技部改革部署緊密對接的原則。即,要把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發展理念,和創新驅動發展、生態文明建設等重大戰略,與湖南經濟社會發展實際結合;圍繞完善創新驅動發展體制機制、加快産業轉型升級、推進扶貧開發、保護生態環境等主要目標,針對體制機制障礙、産業創新鏈不完善、重大關鍵技術瓶頸、科技在貧困地區覆蓋滲透不夠等突出問題和短板,凝練部省雙方需共同推進的工作;把湖南正在推進或即將部署的科技創新工作的“剛需”,與科技部的改革部署無縫對接。

  最終,長株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協同創新體系完善、湖南製造強省建設推動、區域創新發展新格局構建、湖南“一帶一路”戰略下開放創新合作新局面開創和湖南生態省建設推進等六方面內容被列入議定書。雙方還成立了“部省合作委員會”,每兩年召開一次工作會商會議。科技部部長和湖南省省長共同擔任主任,共同確定重大合作事項及其實施方案。

  長株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位列會商內容之首

  長株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在此次會商中,成為首要重點。在科技部大力支援下,去年12月,長株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獲國務院批准建設,成為湖南省新一輪創新發展的重大機遇。湖南省委、省政府決定舉全省之力加快示範區建設,省委常委會將其列為今年推動的8件大事之一;省政府工作報告也將其列為湖南未來發展的三大戰略支撐之一;省委、省政府多次召開會議專題研究,省委書記徐守盛、省長杜家毫親自部署和推動。

  在示範區部際協調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的指導和支援下,湖南省起草了《長株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發展規劃綱要(2015—2025)》(審議稿),其中,明確提出了“一區三谷多園”的發展思路和“核心先行、輻射帶動、全面提升”的“三步走”發展戰略。此外,湖南還制定出臺了《關於建設長株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的若干政策意見》,從六大機制角度,共20條意見,給出具體的突破性政策措施。此外,近一年時間中,湖南在軍民融合創新、眾創空間建設、三市協同共建等方面,也已開展先行先試探索。

  會商中,湖南提出將全面落實規劃綱要,並擬設立規模10億元以上的示範區建設專項資金,構建100個眾創空間,新增1萬個科技型小微企業,推動示範區成為創新驅動引領區、科技體制改革先行區、軍民融合創新示範區、中西部地區發展新的增長極。

  農業大省:科技支撐農業發展、精準扶貧、生態文明

  湖南是農業大省,也是國家扶貧攻堅的主戰場。湖南境內,有武陵山和羅霄山兩個國家級扶貧攻堅片區,貧困人口近600萬人,佔全國貧困人口的近十分之一,扶貧開發任務艱巨。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扶貧開發工作,特別是,形成了以科技發展産業來推動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扶貧轉變的共識。

  此次會商中明確提出,要以科技對農業發展、精準扶貧、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有力支撐。湖南擬加大種業科技投入,加快發展高效生態農業和環洞庭湖生態經濟區建設,加速生態省建設,構建生態産業體系,支撐湘江流域水污染治理和土壤污染修復,加快節能環保産業重大技術裝備産業化等。

  為實現科技精準扶貧,湖南省在積聚農業科技人才、建設面向農業農村的眾創空間、加快發展中藥材等特色産業科技發展等方面狠下工夫。科技部也將支援湖南開展“星創天地”試點示範,建設一批“星創天地”,以農業科技單位為載體,利用線下孵化載體和線上網路平臺,為農村個人與企業提供創意創業空間、創業實訓基地,帶動貧困地區産業發展。

  議定書中還提出,要構建四大特色科技創新區域:把長株潭城市群建設為科技創新的核心區和科技成果的輻射源;把環洞庭湖區建設為現代農業科技和生態科技的示範區;把武陵山和羅霄山地區建設為科技助力精準扶貧的創新區域;把大湘南地區建設為科技助推産業轉移與轉型升級的創新區域。

  “協同創新+開放創新” 構建創新型經濟新業態

  會商中,協同創新、開放創新、構建創新型經濟新業態也是三個重要關鍵詞。

  湖南提出要構建企業主導、高校院所支撐、科技服務機構協同、萬眾創新的多主體緊密協同的技術創新體系;培育科技創新領軍型企業的同時,實施瞪羚企業培育計劃,加大支援創新型中小微企業的力度;依託長沙高新區和岳麓山大學城建設麓谷創新谷,加快推進大學科技産業園建設;引導科研院所建設新型科研機構;構建鏈式科技創新服務體系,打造科技服務業集群。

  湖南地處東部沿海地區和中西部地區過渡帶、長江開放經濟帶和沿海開放經濟帶結合部,要發揮此“一帶一部”區域優勢,並融合國家“一帶一路”大戰略,攜科技之力,建設開放創新合作新局面。為讓科技“走進來”,湖南搭建了亞歐水資源研究與利用中心、中意設計創新中心等一批對外開放合作平臺,持續支援國際技術轉移中心開展多國別、多領域、網路化的創新合作和技術轉移工作,鼓勵國內外企業在湘建立研發中心,積聚高端人才來湘創新創業。為了“走出去”,湖南將一批研發和技術服務中心“築巢”到國外,加快推動雜交水稻、先進裝備、中小水電等當地優勢産業向外拓展。

  湖南在工業製造領域,頗有優勢和歷史積澱。長沙,“工程機械之都”名聲在外,中聯重科三一重工、鐵建重工、泰富重裝……在工程機械細分領域各自佔有重要席位;株洲,我國最大的軌道交通裝備製造産業基地,其中軌道交通電傳動系統和網路控制系統佔國內市場份額的80%;湘潭,先進礦山裝備産業發展歷史淵源深遠,圍繞礦山領域提升運輸裝備、安全裝備、挖掘設備、加工設備等四大産業鏈,積聚了湘電股份、湘電重裝等優勢企業。

  在繼續發展當地優勢和特色支柱産業的同時,湖南亟須構建創新型經濟新業態,共同推動湖南製造強省建設,實現製造到“智造”的升級轉變。為“保優勢”,湖南積極進行株洲軌道交通、湘潭先進礦山裝備、長沙電力智慧控制與設備等國家創新型産業集群試點,建設先進軌道交通裝備創新中心、工程機械創新中心、新材料創新中心,提升優勢和特色支柱産業創新能力。

  與此同時,湖南還努力“結新歡”,前瞻性佈局工業機器人3D列印、綠色建築工業化製造、可穿戴設備、北斗衛星導航應用、高性能積體電路等新業態,為支撐製造業創新發展,積極尋求新材料領域科技創新;加快網際網路技術與製造業跨界融合,培育“網際網路+”産業新形態。

  (科技日報湖南記者站、湖南省科技廳新聞中心整理報道)

湖南發展(000722) 詳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